11月,離新年越來越近,仿佛是一個為結婚而定的月份。相信很多人都收到了一沓請柬。奮力游到對岸,這些新人們可是闖過了重重考驗。今天我們關注的就是其中的大考之一:“你的婚房怎么署名?”當婚姻遇到房產,房產給婚姻加多重的砝碼?>>相關閱讀房產證上該加老婆的名字嗎?
房產庇護婚姻
有人說婚姻像一場交易,以物易物,只有雙方都覺得值得的時候,交易才會最終完成。所謂“值得”正是彼此的砝碼匹配或相似。而在這場交易中,女人的美貌,男人的房產都是加分項。有沒有房子、房子的位置、大小,是否全款等都直接決定了男人在婚姻市場中的地位�;蛟S這說法頗為世俗,但看房市現狀,恐怕沒人能完全否認這一現實。
開始婚姻意味著開始腳踏實地走入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戀愛可以虛無,而結婚卻需要實實在在的物質去支撐和容納。有人曾說過,對女人而言,一間房子,是遠比任何甜言蜜語都更為誠懇的愛情表白,也是比任何表面風光都更為有力的能力擔保。兩人合力經營一個空間便是對婚姻最大的承諾—男人誠心誠意地提供棲息之地,女人則燕子壘窩般銜來種種細碎,把家裝得飽滿和生動—從具象和抽象來看,都是兩人心甘情愿地付出愛與心血。
這是最傳統的模式。當然隨著現實的變化,空間的提供開始有了更多元的形式。這是后話。
有了共同的空間,從此,有兩個人下班總往一個地方奔去;從此,不管多晚這個城市都有一盞燈為你亮。這個地方,開心了,它記錄你的歡聲笑語;難過了,它撫平你的憂傷;累了,它是一個避風的港灣;關上門就是自己的天地,打開門,家的味道也可以延伸到很遠。這些大概就是為什么這么多人要在結婚的時候合舉家之力、咬緊牙關買下一處房產的原因。而更現實的是,在中國,買房子也是為了下一代。在一個城市沒有房產,小孩出生連戶口都上不了,更別提之后的上學。好地段的房產還意味著能提供好的受教育機會。自己可以苦,孩子萬不能受委屈。>>相關閱讀該讓男友在房產證上寫我的名字嗎?
于是無論如何,沒房不行。
新人買房
理財師說準新人買房一般都有明確預算,但是知曉自己每月的現金流狀況和每月還貸承受能力的人卻不多。中國銀行的理財師唐曉娟介紹說,年輕人第一次買房,在貸款的前幾年,尤其是前5年間一定要爭取多還款,使總貸款中的本金基數下降,這樣在剩余的貸款中利息負擔會減小。從理財的角度來說,每月房貸支出不宜超過總收入的50%,而事實上這也是銀行規定的房貸上限�?紤]到還有其他消費支出,其實更合理的比例是:個人以及家庭的整體消費中,包括房貸在內的負債支出與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即如果貸款個人(或家庭)月收入為20000元,假設貸款人已經有了其他債務每月要還款5000元,則房貸每月還款額最多不能超過6000元,這樣才有持續的還款能力。常規的情況有一個更簡潔的計算公式:每月還貸能力=家庭月收入×30%。理財專家還提示,應該盡量選擇10-15年為還款年限,因為這種還款期限下的貸款利息率比較適中。
對于部分新婚購房人群來說,小戶型仍是最佳選擇,本刊曾做過小戶型房產投資調查。調查發現小戶型、微型房由于總價低、月供負擔較小、一般情況位置較好,成為準新人購買比例較高的一種房型。而且小戶型投入資金少,易掉頭,新人可以選擇過幾年經濟條件較好,或實際需要發生變化時—也許二人世界變為三口之家,也許因為工作地點變動—換房出售或出租。因為這其間間隔的年限可能不會太長,所以新人在第一次買房時應重點兼顧投資潛力。好地段、交通便利是承載小戶型價值的一大支撐;CBD、金融街、產業園、名校一帶因為聚集的高級白領、外籍人士較多,所以小戶型也較有需求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