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道,一種特殊的訓練營在美國悄然升溫。與一般訓練營不同的是,它既不是軍訓類體能訓練,更不是針對擺脫網癮的封閉隔絕,它專門針對10~15歲的孩子,并響亮地打出它的目標——培養百萬富翁!這種為孩子開辦的“百萬富翁訓練營”在美國日益火爆。
五天建立迷你經濟體系
據“百萬富翁訓練營”的官網介紹,這個“百萬富翁訓練營”的前身是“金錢訓練營”,創立于2002年,是針對孩子群體理財培養的訓練營。在經濟壓力加大,物價飆升的現在,這些訓練營開始在國外備受家長青睞。
十多歲的孩子果真能成就百萬富翁?國內外富豪之中,并不缺乏成功的例證。股神巴菲特5歲開始做生意,11歲開始炒股。鋼鐵大王卡內基小時候以命名權購得養活兔子的食物。而在國內,中凱文化集團董事長郭子龍未上小學就自行出外擺攤賣小人書,掙得第一桶金,21歲即成為百萬富翁。
在訓練營,孩子們不斷接受有關股票、證券、投資等理念和實例的訓練。參與者在5天內通過自己設計的模擬貨幣——“莫拉”創立了一個迷你經濟體系。模擬貨幣“莫拉”表面畫著一頭牛,參與者用它來購物、投資,以及跟其他人競爭,他們也用“莫拉”去支付自己的“賬單”。為了培養分門別類梳理收支的理財觀念,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學會把“莫拉”放進貼著“電話賬單”、“信用卡賬單”之類不同分類標簽的存錢罐里。孩子們在充滿競爭的游戲中學習理財的知識,在虛擬世界中,運用自己的巧思妙計,成為“百萬富翁”。
夢想28歲退休
——贏家海莉的培訓日志:
12歲的女孩海莉在百萬富翁訓練營里輕松打敗了對手,她像許多同齡人一樣,喜歡帥氣的男孩。她想要一間大的房子,一輛閃閃發亮的汽車和許多的錢。“這會帶給你幸福嗎?”記者問她。“是的,如果有很多衣服的話,那就更好了。”像其他隊員一樣,海莉在課堂中有著高度的集中力。每個聰明的主意和正確的答案都會為她贏得1美元,無論是真實的錢或是虛擬的,它都是贏家的目標所在。“百萬富翁訓練營”究竟教給了這些充滿渴望的孩子什么東西呢?我們且來看看她所上的課程。
第一天:今天的主題是錢,有人有,有人沒有。
每個人都有一份職業,海莉的角色是當一個游樂園的老板。“太好了,”她想,“我要通過門票收入來賺錢,肯定能掙很多錢!”
第二天:28歲的理發師吉娜,成為了孩子們心中的一個楷模。
她告訴孩子們,因為投資決策正確,她現在已經處在半退休的悠閑狀態。她有什么秘訣呢?她年紀輕輕就把錢投入到了共同基金(單位信托基金)里。訓練結束時,孩子們依然想著吉娜,帶著可以在28歲退休的想法回家。
第三天:閱讀財經資料。
股票,共同基金,債券,P/E比率,分紅和風險都在議程當中。海莉獲悉,如果她想為讀大學儲蓄,股票市場不是適合她的地方。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等待她的投資成熟。
第四天:這天的任務是做家庭預算。
12歲的諾蘭和他的生態學家母親弗吉尼亞加德納決定,使用信用卡的最好方式是不要把它放在第一位。他們談論到投資一家經營武器裝備而又有高回報的公司的道德原則。諾蘭認為投資制造彈藥的公司不是明智的選擇,“除非它的價格一直上升,而不下降。”
第五天:討論和反思。
“什么是債券?”記者問一個12歲的小女孩切爾西。“就是你貸款給一家公司或一個國家的東西,比如戰爭債券。”她充滿自信地說,“你借錢給他們,因此他們能用錢而你能掙利息。因此時間一長,你的金錢回籠后會變得更多了。”每個孩子都對共同基金的理解掌握得很好。但P/E比率可能需要更多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