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國內對稀缺能源的高成本投入,一邊是國外價格相對低廉的原油,我們為何不直接選擇石油進口?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一句道破天機:油價背后,不僅是價格博弈,更是國際政治博弈。
周望軍: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也是一個處在工業化初級階段的國家。這么大的國家完全依賴石油進口是不可想象的。一旦遇到國家戰爭或者自然災害,國外石油供應一斷,就是死路一條。國內的自給率是必須保證的。國際油價和地緣政治相關,環境惡劣,變化復雜。我們的需求量太大,增長速度太快,必須兩條腿走路。僅僅靠進口,或者僅僅靠國內石油開發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只能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國內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另一方面千萬百計找資源,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根據《2011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預計2012年中國石油消費量接近5億噸,同比增長5%。2011年,中國全年原油產量只有2億噸左右,超過56%的原油依靠進口,這種態勢還將繼續攀升。
如同蹺蹺板的兩端,一頭是日漸萎縮的供給,另一頭是不斷劇增的需求。對于正在消失的“黑色黃金”,我們不僅是有需求,而是重度依賴。 (騰訊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