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創業挫折已被她忘記
畢業時,張茜面臨艱難選擇。一邊是廣告公司豐厚的工作合同,一邊是來自銀川的創業扶持的邀請。艱難取舍,張茜決定奔赴銀川,因為去工作,她的未來可能只是一名設計師,而創造獨特的旅游紀念品,才是她的職業夢想。
2009年,寧夏青年創業大賽,初出茅廬的張茜斬獲銅牌。同年10月,賀蘭山巖畫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中,張茜的團隊摘得巖畫卡通本銀獎、巖畫卡通T恤最佳創意獎、巖畫包包優秀獎三個獎項。同年,張茜的工作室正式開張。
張茜說,關于挫折,她善于忘記。銀川創業的經歷,讓她收獲了寶貴的經驗,許多重要的獎項,也是在銀川期間獲得的。那是一個可以給她創作靈感的地方,但到了工作室只能勉力維持的時候。她知道,該說再見了。
要把陜西“賣”出去
張茜說,陜西,是她生長的地方;創業的夢,因秦腔而起;未來的夢,也要在陜西延續。況且,她不想離開秦腔太久。秦腔于她,是另一個父母,她說她不能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時候,再去追悔。
回到陜西,她把店面選在了城墻內的回民坊。她看重回民坊濃厚熱烈的旅游氛圍。張茜說,陜西這地方,太好了。
她回到西安,做的第一件工藝品,便是把她畢業設計中的秦腔玩偶,變成了實物。結果,放到店里不到十分鐘,便被一名客人買走了。那一天晚上,她站在城墻根哭,大聲的喊:我要把陜西賣出去,賣到全世界,讓全世界都知道陜西的美。
秦腔玩偶,體現了她制作陜西旅游紀念品的理念,挖掘陜西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城市元素,突出濃厚的地方特色,同時強調形式和風格上的大膽創新。這使得她們制作的明信片、涂鴉T恤、手工藝品等一系列旅游紀念品,既有文化內涵,有充滿了時尚、現代感的氣息,十分叫座。
最困擾:創意被剽竊復制
從2010年底回西安開第一家店,到2012年初分店開張,僅僅一年多時間。張茜創建的團隊“西遇紀”也由最初的兩個人擴張到十個人。
張茜說,目前陜西旅游市場,熱鬧但不夠規范,龐大但創意匱乏,剽竊復制的事情屢見不鮮。在這一方面,她深受困擾,也希望能得到保護和扶持。
她說,從2008年畢業至今,一直忙著創業,四處奔波,沒有時間戀愛。她今年27,還沒有好好談一場戀愛,這的確是個遺憾。(見習記者 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