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達人: 楊誠
年齡: 22歲
創業感悟:衣要合身鞋要合腳,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事業,才能堅持不懈直到成功!
2011年,漢口學院大二男生楊誠自辦四個臭豆腐攤,每月盈利過萬元。就在臭豆腐攤開得風生水起時,他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不再擺攤賣臭豆腐,而是選擇休學一年創辦豆制品廠,打造屬于自己的臭豆腐品牌。
現在,楊誠已是一家擁有11個工人的豆制品廠老板,每月凈賺3萬元。
[ 節約資金 ]
親自建廠當了半個月民工
漢口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的楊誠,因自辦臭豆腐攤每月盈利過萬,曾上過報紙、電視等各大媒體。然而對于一直想開公司的楊誠來說,臭豆腐攤并不是他創業的終極目標。
去年11月,上完大三的楊誠選擇休學一年,結束了經營的四個臭豆腐攤,與朋友一起辦起一家豆制品廠。
創業初期手頭資金緊,楊誠一切都以節約成本為主。為了少一個人的工錢,豆腐廠建設期間,他在工廠住了半個月,每天和工人們一起挖土、背磚、搬石頭、和水泥。因為目前豆腐廠的規模還不大,只有三條流水線,每天的制作量是根據訂貨量而定的,所以每天需要的工人數不定,于是他選擇請工廠附近類似鐘點工的工人。
楊誠介紹,自己開辦工廠沒有找父母要一分錢,建廠的資本是原先擺攤賺來的5萬元加上找朋友借的5萬元,加上后來邊賺邊投入,目前已經投入14萬元。
[ 提升工藝 ]
學生身份打動長沙豆腐師傅
食品行業最重要的就是口味。為了能使自己的臭豆腐口味地道純正,毫無做豆腐經歷的楊誠只得四處走訪拜師學藝。
讓楊誠印象最深的是河北的一位師傅。去年12月時,楊誠在網上發現一位網友發了篇制作臭豆腐的帖子。經過多次聯系,楊誠去河南見了這位網友“師傅”,“當時這位師傅帶我去參觀了他們那里的豆腐作坊,這位師傅還免費告訴我配方。”
由于經驗不足,開廠后,部分客戶反映臭豆腐的天然臭味不足。楊誠介紹,臭味不足其實是鹵水不精的原因。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他專門去長沙重金“挖”來一位臭豆腐制作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楊誠稱,以前他在擺攤時和這位老師傅打過交道,但是最初請他時,他不愿意。
“我親自去他家里送上禮物,請他們全家吃飯。”楊誠說,“我又向師傅說了我學生的身份,師傅見我很有誠意,終于答應將配方賣給我。”就這樣,楊誠解決了鹵水不精的問題。
[ 推銷產品 ]
七次上門搞定“挑三揀四”商家
工廠剛開工時,為了能讓商家選擇自己生產的臭豆腐,楊誠每天帶著臭豆腐“試用裝”,一家一家地推銷,讓商家先試賣,“五六十塊臭豆腐不到十分鐘就賣完了,這么好的銷量擺在眼前,老板自然會選擇我的臭豆腐。”也有“不買賬”的,武昌一家臭豆腐連鎖店的老板,不是嫌色澤不好,就是嫌價格比別人貴,但楊誠依然耐著性子和老板協商,前后一共去了7次,最終用真誠打動了老板。
不僅如此,楊誠還竭力為顧客服務,提供增值服務。發貨時間、發貨價格第一時間通知給顧客,幫他們監控銷售情況,在顧客臭豆腐快賣完的前幾天溫馨提示要進貨了,并根據銷售情況建議進多少貨……
目前,楊誠穩定的客戶已有30家,前期投入的14萬成本也已經全部收回,而且每月凈賺3萬元。楊誠表示,雖然自己有創業夢想,但一定會回到學校繼續完成學業。(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