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財經 > 財富生活

      大山深處養鱘人

      2014-12-16 09:53:58 來源:

        商洛日報——商洛之窗訊 文/圖 通訊員 柯鑫 崔海飛 記者 王濤
        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最古老的魚類之一,體形大、壽命長,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被稱為“水中活化石”。在大山深處的商南縣水溝鎮,農民張源源一次偶然機會與鱘魚結下了不解之緣,依靠鱘魚養殖,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與鱘魚結緣
        一走進張源源的春森生態鱘魚養殖基地,只見養殖場內分布著成片的大型水池,每個水池內都設有溫度表、增氧棒,水池中大大小小的鱘魚像精靈般在池塘里歡快暢游。
        張源源是水溝鎮本地人,19歲高中畢業后去深圳打工。2000年,張源源去海南尖峰嶺游玩,在風景秀麗的保護區里看到有人利用溫水養殖鱘魚。自小在大山深處長大的張源源被鱘魚奇特的長相深深地吸引住了。
        游玩歸來,張源源上網查詢有關鱘魚的資料和信息,了解鱘魚的經濟、藥用和觀賞價值及養殖條件。初步了解了鱘魚的情況后,張源源總是有一個想法在腦中浮現,這種魚在東北和南方都能養,為什么不可以在氣候適宜的家鄉商南養殖呢?帶著這些疑問,他利用假期北上到東北,南下湖南、湖北等地,把有養殖鱘魚的地方考察了個遍。在考察期間,張源源打破砂鍋問到底熱情和好學的態度讓他獲得了許多幫助,學到了很多經驗。
        回家養鱘魚
        2012年,張源源辭去工作回到了商南,在水溝鎮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開始籌劃鱘魚養殖相關事宜。
        對于張源源來說,初次創業興奮又激動,然而由于鱘魚養殖屬于特種行業,在當地又沒有養殖經驗,所以從選址、建廠、選魚苗,張源源都不敢馬虎,技術全靠自己去研究和實踐。通過苦苦探索和學習,張源源終于掌握了整套的鱘魚養殖技術。由于鱘魚魚苗都是從北京繁育出來再運往湖北統一配售,鱘魚種苗的價格很高,張源源決心攻克這一難關。為了學習鱘魚魚苗孵化技術,張源源來到湖北荊州的一個生態鱘魚養殖研究所,開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學習之旅。通過專家講解,向教授請教,他漸漸了解和掌握了這一技術。
        張源源告訴我們,品質好的鱘魚要通過一年半的養殖周期才能進行出售,養殖過程中絕不能添加任何藥物,全部采取原生態綠色養殖,好在水溝鎮境內冷水河水質優良、溶氧充足、水溫恒定,保證了鱘魚的純生態品質。
        擴大養殖規模
        鱘魚的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很高,鱘魚皮是制作高檔皮革制品的好原料,抗撕裂性、耐磨性、柔韌性可與鱷魚皮相媲美。
        通過兩年的努力,目前,張源源的鱘魚養殖基地建有標準化流水養殖池12個,養殖俄羅斯鱘2萬余尾,年產鱘魚5萬斤左右。他引進俄羅斯鱘魚冷水魚養殖技術,采用流水養殖池培育,綠色無污染。在鎮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2013年,在原基地的基礎上成立了春森生態鱘業專業合作社,并且被市農業局命名為市級養殖示范專業大戶,成為集鱘魚孵化、苗種繁育、親魚培育、成魚養殖為一體的專業化合作組織,逐步走上產業化發展道路,對促進當地農民增收和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輻射和帶動作用。
        2013年6月,張源源的生態鱘魚專賣店在商南縣城開業,一上市就得到了客商和消費者的好評和贊譽,一些周邊縣市的客商也紛紛主動上門求購,僅去年一年就收入三十余萬元。
        談及未來的規劃,張源源信心十足的說,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發展更多的養殖戶進行養殖,如果周邊的群眾有養殖意愿的,無論是池子的修建還是水源的解決,魚苗的投放和技術,他都會全力提供幫助和扶持,和大家一起把鱘魚養殖做大做強。

      編輯:王孝竹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