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李順達)“沒想到我一個婦道人家,還可以在家門口賺錢。”近日,筆者在山陽縣法官鎮昌榮針織刺繡有限公司看到馮昌榮正帶領婦女們繡十字繡。
馮昌榮所在的村被確定為新農村示范村后,縣上派干部駐村幫助群眾找致富的路子,根據群眾意愿,一些婦女想成立一個刺繡手工藝合作社,這個想法得到了縣扶貧局的大力支持,免費提供材料、免費提供技術。合作社成立后,她便當上了“工人”,如今在照料家中老人和子女之余,通過合作社依靠自己的雙手掙錢,實現增收、顧家兩不誤,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今年以來,山陽針對新農村建設要突出產業基地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要求,縣上積極讓農民能就近在工廠、企業上班,確保他們幸福有盼頭,生活“不差錢”。同時,縣上幫助群眾自主創業,向從事商業、餐飲、種植、養殖等項目的就業人員發放小額貸款,使想創業、會創業者創業,也給閑散勞動力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為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今年縣上籌措移民創業扶持貸款資金2500萬元,為142個移民創業小區貸款4125萬元,用于養殖、種植、食用菌栽培等產業開發。同時,縣上堅持移民搬遷與產業發展融合,在“一區五園”工業集中區周邊建設安置點31個,提供就業崗位1056個。在每個移民小區周邊配建的農業產業園區,提供就業崗位6886個�?h上還將旅游產業發展與移民就業結合,在4個旅游重點鎮發展農家樂176戶,興辦超市、小作坊366家,解決就業9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