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文/圖 記者 左 京)揮手告別故鄉的老樹昏鴉,背起載滿牽掛與鄉愁的行囊,在一個或明媚或陰郁的日子里,啟程。懷揣夢想,漂洋過海,去往遙遠的異鄉,或為求學或為經商或為工作,打拼。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華僑華人群體不斷壯大,并在文化傳播與促進經濟科技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據了解,目前我市僑屬僑眷人數已經達到2.2萬人,旅居海外華僑華人2000余人,留學生100多人,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其中不乏美國商洛同鄉會會長彭丹平、加拿大商洛同鄉會會長楊建民、商洛市僑商會會長雷寧等成功人士。
客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常將自己比喻為一片綠葉,而故鄉就是他們的根,回報故里已經成為這個群體共同的心愿。2013年1月16日,商洛市華僑商會成立,香港泛華集團總經理、商洛籍加拿大華僑雷寧當選為商洛市華僑商會會長。作為一個年輕的華僑商會,兩年間其始終堅持“聯誼、服務、合作、發展”的宗旨,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依靠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致力于地方教育、衛生、慈善事業的發展,開拓出一條具有商洛僑商會自己特色的道路。
投資家鄉
我市是個經濟欠發達地區,市僑商會成立兩年來,始終堅持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放在首位。市僑商會執行會長、陜西融發礦山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齊鋒,通過柞水縣政府招商引資在牛背梁景區新建索道工程,目前該工程已建成。市僑商會常務理事、丹鳳縣培華現代農業公司總經理田培華在自己的家鄉武關鎮武關村辦起了大型養豬場,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市僑商會常務理事、丹鳳縣華茂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健宏,利用“公司+農戶”“農戶+基地”的模式發展肉雞養殖,帶動近百戶農民走上致富路。市僑商會副會長、陜西秦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榮娥投入300多萬元開發鎮安地方花鼓戲,其中《杜鵑花開》在國內外均取得不小反響,受到韓國華僑華人的高度贊賞。市僑商會常務理事、洛南縣龍山雕塑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濤聚資近千萬元,成立了洛南縣小額貸款公司,為當地小型企業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融資渠道。
以商招商
我市屬于貧僑地區,市華僑商會積極與溫州、舟山、長樂等5個沿海華僑資源豐富城市的僑聯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共享資源,開展以商招商引資引智活動,組織項目推介會,充分發揮其人脈資源優勢,吸引沿海華僑投資商洛。
成立以來,市僑商會在商州、丹鳳、商南等地多次組織招商項目推介會,開展“僑商企業商洛行”等活動,搭建良好平臺,將各縣區的旅游、礦產、綠色農產品等項目推介給會員企業。同時,注重促進商洛與沿海發達城市的經貿交流。2013年4月,市僑商會組織12名僑商和7縣區統戰部長、招商局長赴廣東參觀考察,并舉行了大型招商引資推介會。深圳市四大商會和香港四大集團80多名海內外商人參加了推介會,現場推介我市旅游等100多個招商引資項目。2014年5月,市僑商會邀請深圳、福州、舟山等地僑商會52名僑商參加了西安第十八屆西洽會和中國首屆絲綢之路博覽會。通過經貿考察、招商引資活動,增強了商會會員參與商洛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回報鄉親
作為一個內陸城市,我市的華僑華人多為改革開放之后出國,具有普遍學歷高、知識層次高等特點。兩年間,市僑商會引導僑商及海外華僑華人積極捐資公益事業。
2013年,市僑商會為延安水災捐款1萬元;雷寧為甘肅岷縣地震災區捐款1000元,為青海循化縣吾曼道村貧困群眾捐款3000元;劉齊鋒資助貧困大學生1萬元,為柞水縣鳳凰鎮一戶因病致貧的群眾捐資8000元,為會風村安裝太陽能路燈捐資1.5萬元;市僑商會執行會長吳枝富捐資3萬元在鎮安縣紫坪鎮新修便民橋一座;市僑商會執行會長朱江峰捐資5萬元,衣物500件慰問丹鳳縣貧困戶和孤寡老人;徐榮娥出資5萬元,為鎮安縣永樂鎮鐵銅村、月河鎮菩薩店村120戶困難群眾發放了米、面、油等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