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ㄖ行戮W)通脹仍處于可控區間,總需求依然保持較快增長,經濟內生力增強,經濟基本面向好局面沒有改變,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局面沒有改變。
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國家統計度公布了上半年GDP增速為9.6%,這同去年上半年GDP增速為11.1%相比,是一個明顯的回落。去年下半年以來,GDP增速經歷了一個逐步放緩、小幅回落、趨向平穩的過程。去年三季度GDP為9.6%、四季度為9.8%,今年一季度為9.7%,二季度為9.5%,連續四個季度經濟增速趨向放緩。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8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PMI(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0.7%,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創2009年3月以來的新低。作為經濟先行指標,PMI連續4個月回落,預示著經濟增速放緩將是接下來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特征。
經濟增速放緩符合宏觀調控預期
■穩物價、調結構、保民生、促和諧,宏觀調控尋求抗通脹和促增長的平衡點
過快的經濟增速,不僅需要與之相匹配的經濟規模支撐,需要與之相匹配的能源、資源支撐,還需要與之相匹配的較高物價水平支撐。一旦經濟增速超出這些支撐的承受力,則經濟發展就會出現大的起落。因此,過快的經濟增速注定是不可持續的。
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
穩定物價水平,是宏觀調控的當務之急。穩定物價,必須控制信貸規模,從而放緩經濟增速。今年以來,物價過快上漲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一個十分突出的矛盾。6月份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達到6.4%,創35個月來新高。不把過快增長的物價水平降下來,就不可能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從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始,中央就一直強調,要把穩定物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再次強調,下半年要堅持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總的看,經濟增速的放緩,是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有效性和靈活性的結果。經濟增速的放緩,促進總需求的降低,給控制物價總水平創造了條件,并為防止經濟出現大的起落創造了條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說,當前,經濟增速的放緩,是在較高的增速平臺上的放緩,因此經濟不是下行風險,而是下行安全。這樣的一種增速放緩,給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運行水平,帶來了機遇期。
我國經濟發展形勢整體是好的,同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中又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穩物價、調結構、保民生、促和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要堅持不懈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當前,宏觀調控已經初見成效,下半年,宏觀調控要尋求抗通脹和促增長的平衡點,實現預期調控目標,還面臨著繁重的任務。
經濟增速放緩,不改持續向好的基本面
■今年上半年GDP增速達到9.6%,表明經濟增長仍處在較快水平
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但目前經濟依然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經濟基本面向好局面沒有改,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局面沒有改。當前,農業生產形勢良好,價格調控整體有效,市場供應得到較好保障,社會需求基本穩定,結構調整積極推進,重點改革繼續深化,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顯示,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GDP增速從今年一季度的9.7%,到二季度的9.5%,都穩定在較快水平。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看,去年下半年以來,連續四個季度穩定在25%左右,今年上半年達到2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半年平均增長16.8%,也是連續四個季度增速穩定在1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