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報告分析指出,在3月份3.6個百分點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1.9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7個百分點。西安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高于全國,一季度,全國和陜西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分別上漲3.8%和4.2%,西安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4個百分點,與全省持平。
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了3月份CPI數據,同比漲幅比上月反彈0.4個百分點,達到3.6%。記者發現,這是由于食品與成品油價格雙雙上揚造成的。而專家認為,下個季度,成品油價格上調對物價的影響更將日益顯現。3月份全國CPI漲幅的反彈,給人們以警醒,物價調控不能放松。
9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等數據。3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3.6%,此前,2月份CPI的漲幅為3.2%,而1年期的存款利率為3.5%。這意味著,僅僅一個月后,3月份的CPI漲幅再次超過3.5%,重返“負利率時代”。
而國家統計局報告分析指出,在3月份3.6個百分點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1.9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7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CPI比去年同期上漲3.8%。
“菜籃子沉”壓起CPI
“菜價漲得真猛!大蒜價格好容易穩下來,3月初青椒一周內又漲了近1塊錢,看來這菜籃子一時半會兒‘輕’不了。”家住北京廣安門的楊大媽邊挑菜邊念叨著。
菜價明顯上漲是3月份CPI反彈的一個主要因素。從“十元錢兩根蔥”到“六元錢一個圓白菜”,百姓感受強烈的菜價快速上漲在統計數據中得到印證:3月份全國鮮菜價格環比上漲6.1%,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21個百分點,而當月整個CPI的環比漲幅是0.2個百分點。
“3月份全國平均氣溫比歷史同期低不少,北冷南雨的天氣對蔬菜食品的生產、供應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造成物價明顯反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
略微讓人欣慰的是,此前領漲的一些食品價格趨勢向下。如豬肉價格在3月份環比下降4.8%,蛋價環比下降2%。專家認為,國家穩定物價一系列措施初見成效。
油產品漲價不容忽視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清杰認為,蔬菜價格上漲的原因是進入3月份以后,才真正進入春季,這個時間段在農時上正是“青黃不接”之時。雖然如今有溫室蔬菜、大棚蔬菜等現代農業,已大幅度改變了“青黃不接”時蔬菜的貧乏,但畢竟相比于全民生活需求,供應是略顯不足的,此時蔬菜價格出現上漲,不足為奇。
其次,油產品漲價的拉動。石油價格的高低,與物價高低直接相關。“隨著運輸成本的增加,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大米、雞蛋、肉等都可能提價,剛剛結束的‘負利率’重返,我們的衣食住行也都將由此受到影響。”
翹尾因素 是指上期物價變動因素對下期價格指數的延伸影響。“翹尾”主要是指上年年末的上漲因素,對第二年的影響環比與上一統計段比較,例如2005年7月份與2005年6月份相比較,叫環比。
同比與歷史同時期比較,例如2005年7月份與2004年7月份相比,叫同比。
“負利率” 是指物價指數(CPI)快速攀升,導致銀行存款利率實際為負的這樣一段時期。中國自2010年2月CPI達到2.7%后,開始進入負利率時代。2012年3月,國家統計局表示我國2月份CPI同比上漲3.2%,維持兩年的“負利率時代”結束。(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