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形勢不佳,原油持續下挫,不斷跌破整數關口等因素,導致成品油市場觀望濃重,需求平平。發改委5月10日大幅下調汽柴油零售價格依然難有收效。在汽柴油持續的頹勢下,中石油、中石化不斷調整經營策略,如執行降價促銷策略,并加大汽柴油成交優惠幅度等。山東地煉等地方煉廠雖然眾多企業陷入虧損,但為刺激出貨,也不得不跟隨降價促銷。但在油價下調預期不斷增強的背景下,貿易商及下游客戶觀望濃重,無意大量提貨,成品油批發環節十分冷清。
而為了盡快消耗庫存,加油站等紛紛采取降價促銷的辦法來吸引顧客,搶在調價前出貨。據《北京晨報》報道,北京市陸續有加油站加入打折促銷的隊列。目前北京1235家加油站中,已經有295家在打折促銷,數量較一周前有所增加,仍以民營和外資加油站為主,降幅每升從0.05元到0.65元不等。
《廣州日報》報道稱,廣州市中石油、中油BP部分加油站6月3日即已悄然開打“促銷戰”,降價促銷幅度高達0.2元/升左右,重回“7”時代,不過中石化暫未參與價格戰,維持最高限價8.10元/升。除此之外,綜合媒體報道,上海、山東等多省市不少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也加入到打折優惠的陣營。原先已打折的加油站開始將優惠幅度放寬�?梢灶A見,隨著調價窗口即將開啟,加油站“價格戰”將更為激烈。
成品油需求旺季將來臨 “旺季不旺”或難以避免
農忙時節已經開始,國內進入柴油等需求旺季,但業內人士指出,“跌跌不休”的國際原油,悲觀的市場心態等因素交相壓制,“旺季不旺”已經難以避免,即使本次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寬幅下調也難有明顯收效。
金銀島分析師韓景媛表示,主營月初欲提前“保價”趕量,所謂“保價”在價格下調前,成交區間仍將遠高于跌后水平,故提前上量。且調價消息落定之后,市場仍不能從實質上擺脫內需不佳的“陰霾”,且受資源供大于求的影響,價格弱勢運行態勢難改。
歐債危機陰霾不散,疲軟的經濟數據,也增加了美國“大選年”,推行第三次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性。雖然目前敘利亞、伊朗等中東地緣政治問題仍在不斷發酵中,但沙特等產油國保持供應態度較為明確。
另外為穩定增長,防止中國經濟“硬著陸”,自5月中旬以來,中國政府已經陸續采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啟動重大投資項目、財政補貼家電汽車,放開民間投資門檻、規劃戰略新興產業等舉措。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圍經濟體的不確定性,將影響到中國穩增長策略的有效實施。因此綜合來看利空因素依然不斷,將影響到原油市場在接下來的月份可能仍將保持疲軟走勢,并波及到國內成品油市場。(中新網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