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土資源部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15日在北京稱,2012年出現的大多數“地王”系誤讀或炒作,實際上僅兩宗地塊符合“地王”的判定標準。她預測稱,2013年中國城市地價總體水平將小幅溫和上升,商服、住宅等房地產用地價格會出現總體平穩、局部敏感波動的趨勢。
趙松是出席當日在北京召開的地價監測成果新聞發布會上做出上述表示的。據悉,土地勘測規劃院對2012年6月以來媒體重點關注的“地王”地塊進行調查時發現,僅有廣州天河區珠江新城一商業金融業用地和北京市海淀區萬柳地區一居住用地符合其“地王”的定義,名副其實;而其他十余個受“熱炒”地塊均不能被稱為“地王”。
2012年第三季度以來,中國土地市場出現明顯回暖,“地王”、“高溢價”等詞匯頻頻見諸報端,引發市場對由地價熱度向房價傳導的擔憂。
土地勘測規劃院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目前媒體、機構等所持的多重標準致使偽“地王”頻現,影響房地產市場預期。報告將“地王”定義為,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宗地成交總價超過歷史同類用途宗地最高成交總價,或樓面單價超過歷史同類用途宗地最高成交樓面單價則可稱該區域的“總價地王”或“單價地王”。
實際上,趙松表示,2012年中國年度地價水平微升,但同比增幅處于歷史低位。去年全年,中國主要監測城市住宅地價為4620元人民幣/平方米,同比增2.26%。增速位于十年來的低位,僅略高于2008年。
而國土部11日透露的2012年土地出讓金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去年全年中國土地出讓金2.69萬億元,低于2011年的3.15萬億元。
對于2013年土地市場形勢,趙松表示,全年城市地價總水平將小幅溫和上漲,其中,商服住宅等房地產用地價格在經濟支撐與調控抑制的雙向作用下,局部會現敏感波動。
趙松稱,官方重點關注的領域包括城鎮化推進中的政策需求與供給,研究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房地產調控的新舉措;貨幣環境對經濟的綜合影響,謹防流動性寬松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的削弱;密切關注房價、地價等市場信號波動較大的城市,完善土地利用的約束監管機制。(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