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行情率先亮相
蛇年開市,年報行情將首先亮相。隨著2012年上市公司年報的陸續披露,高送轉、高增長等個股的機會不斷涌現,但業績“地雷股”頻出也需警惕。
統計數據顯示,已公布業績預測的1168家上市企業中,報喜的占比達58%,相比于2012年半年報,超過一半上市企業業績下滑的情況已經有所改善。
據私募排排網調查顯示,77.27%私募基金看好年報行情,22.73%私募基金則不看好或者不關注概念股的機會。
柏坊資產首席經濟師夏立傳認為,年報行情要是能找到業績增長的還是值得參與,高送轉和高增長個股的機會還沒有結束。如果長期投資,則不怕短期震蕩,畢竟企業在向好,將來的業績有逐步改善的趨勢;如果只是短線階段性參與,需要謹防“踩雷”。
一般而言,年報“地雷”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業績低于預期的個股遭遇資金殺跌,另一種則是業績不錯,但由于潛伏資金已經提前進行布局,反而趁公布年報之時大肆出貨。
近期,除年報行情喜憂難斷外,今年以來產業資本持續離場的跡象也值得關注。
統計數據顯示,僅1月份產業資本減持金額達到168億元。這一大規模的連續減持在2011年之后就非常少見。不僅如此,2月份的限售股解禁數量和市值均處在今年上半年的最高水平,1836億元的市值更是處在全年的第二大高位。
盡管如此,不少專家依然認為,不會對市場產生大的影響。隨著經濟的好轉,行情逐步走好,市場信心逐步增加,產業資本對企業的信心會得到鞏固,減持動力減小。而市場增量資金增加,也足以抵消其負面影響。
資金回流市場人氣重聚
顯然,不論市場如何演繹,供需始終是平衡市場的一把天秤。伴隨去年年末以來市場強勁反彈,曾經極度渙散的市場人氣正再度重聚,一度黯然離場的資金也開始逐漸回流。
來自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A股開戶數近期連續增長。1月28日至2月1日的一周內,滬深兩市新增賬戶數達到12.3萬戶,這已是連續3周突破10萬戶。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2月6日基金倉位測算數據顯示,股票基金、偏股基金和配置混合型基金的加權平均倉位都在高位繼續上升。其中,股票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達85.85%,被不少投資者視為加倉空間不大,接近“88魔咒”邊緣。
而在交易所公開交易信息和大宗交易名單中,機構投資者經常列入其中。尤其是去年大規模開閘放水的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表現極為活躍。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基金在最近3個月內16次在大宗交易被買入,市場無不猜測QFII正在通過該方法集中搶籌藍籌股。
在證大投資總裁朱南松看來,影響2013年A股走勢的最主要因素包括經濟復蘇和市場預期之間的關系。其中,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如QFII2(合格境外個人投資者)、大小非減持、IPO新政、資本管制的放松等都將對資本市場有直接影響。(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