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財經  »  財經要聞

      全球貿易復蘇動能趨弱

      原標題:全球貿易復蘇動能趨弱

        全球貿易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和關鍵指標,在2023年因遭受高通脹、高利率沖擊持續低迷后,全球貿易終于在今年迎來拐點重新走上增長軌道。但復蘇之路并非坦途,全球貿易仍面臨嚴峻挑戰。日前,世界貿易組織發布《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10月更新版(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全球貿易正在逐漸復蘇,但同時也面臨突出的下行風險。各國應加強合作,并且加大新技術應用,才能有效應對相關風險挑戰,推動全球貿易健康發展。

        報告預計,全球商品貿易將在2024年增長2.7%,2025年增長3.0%,兩組數據較4月發布的版本分別上調0.1個百分點和下調0.3個百分點。后者的下調顯示了貿易復蘇的動能后勁不足。報告指出,下調未來發展預期,一定程度上是對今年上半年貿易表現不及預期的真實反映。

        全球貿易復蘇除了速度上有所放緩之外,在地理上也分布不均。報告稱,各地區對于貿易商品的需求有所不同,其中歐洲比原來預計的更弱,而亞洲則比預期的更強。報告還預計,2024年經濟增速最快的區域將是亞洲,經濟產出有望增加4.0%;而歐洲經濟增長可能最慢,增速將僅有1.1%,可見貿易需求很大程度上與經濟發展正相關。

        近30年來,全球貿易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大幅提高收入水平,縮小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貿易中受益不均衡的現象仍然突出,全球貿易距離實現公平尚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綠色商品貿易增加,以及綠色商品制造對關鍵礦產等原材料的需求增加,中低收入甚至最不發達國家向中高收入國家出口礦產原材料,而后者出口綠色商品制成品的貿易格局有加速形成之勢,該貿易格局下發展中國家受益比例不足的問題將更加凸顯。在近期于世貿組織總部舉辦的“環境周”活動期間,發展中國家代表對自身在貿易中受益不足表達了顧慮,“發展中國家通過貿易幫助發達國家發展,而自身承擔環境、社會等成本”的問題再次成為各方關注重點。此次發布的報告也指出,盡管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不斷提高,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了貢獻,但當前許多發展中國家仍處于全球貿易的邊緣,難以實現快速增長。未來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促進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貿易,實現貿易的包容性增長。

        當前世界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增多,隨著世界地緣政治緊張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極端自然災害頻發、供應鏈受擾動甚至斷裂,貿易復蘇面臨著巨大的下行風險。報告指出,中東等地區的沖突有可能進一步擾亂航運并推高能源價格;地緣政治的緊張也可能導致貿易碎片化和供應鏈斷裂,進而增加貿易成本;各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金融市場波動和經濟放緩;通脹壓力的持續存在可能推高利率進而抑制消費和投資,最終影響貿易增長;此外,自然災害的發生也會導致貿易基礎設施受損和供應鏈斷裂。報告稱,供應鏈斷裂是當前全球貿易面臨的重要挑戰,可能對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造成嚴重影響。

        解決當前面臨的諸多危機,推動全球貿易走上包容性、可持續增長之路,既要依靠各國之間加強協調合作,也要加強對新興科技手段的應用。既要主動破除貿易保護主義藩籬,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提升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也要依托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等新手段加強現代化貿易能力建設,提升應對戰爭、災害等非主觀因素影響的能力。同時,隨著技術發展孕育出新的貿易增長極,要把握機遇為復蘇疲軟的全球貿易注入新動能。針對發展中國家在貿易中受益不足的情況,要有針對性地提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能力。對于在全球貿易中依賴初級產品程度較高的發展中國家,要加強投資和培訓,幫助其向價值鏈更高端延伸。

        報告指出,要建立更加開放、可預測、透明的貿易環境,幫助發展中國家更好融入全球貿易體系,要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數字貿易和綠色技術以提高其競爭力,還要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貿易談判能力,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針對影響貿易復蘇的風險因素,報告指出,要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加快發展多元化供應鏈,避免過度依賴單一供應鏈。報告還強調了加強貿易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提出要以更加完善的交通和物流基礎設施提高供應鏈韌性。

        綠色貿易的發展以及數字技術等新科技的普及為全球貿易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報告指出,隨著全球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關注日益增強,環境技術貿易也隨之增長�?稍偕茉瓷唐焚Q易自2005年以來增長了5倍多,遠超其他商品和服務出口的增長速度。報告指出,全球貿易有助于綠色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傳播,有助于應對全球可持續發展挑戰,并促進向更加可持續的綠色經濟轉型。報告認為,要抓住綠色貿易的機遇,需要加強國際合作,促進發展中國家采取數字和綠色技術,并制定監管框架,確保全球貿易中最有活力的領域能讓發展中國家更多受益。

      • 相關閱讀
      • 歐洲動力電池為何難產

        原標題:歐洲動力電池為何難產近日,總部位于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歐洲動力電池“領頭羊”企業北伏宣布將調整業務模式,裁減約1600名員工,暫停生產陰極活性材料,并推遲新建電池超級工廠計劃。北伏的近況令...

        時間:10-12
      • 近年來力度最大 財政部: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羅知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會上表示,為了緩解地方政府的化債壓力...

        時間:10-12
      • 財政部:確保重點支出應支盡支 發揮好財政逆周期調節作用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羅知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會上表示,財政部將多措并舉、綜合施策...

        時間:10-12
      • 財政部: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10月1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逆周期調節不僅包括已進入決策程序的政策,還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記者申鋮、陳煒偉)...

        時間:10-12
      •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中國案例”獲多國人士點贊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歐陽易佳)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由中國牽頭發起“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下簡稱“昆蒙框架”)實施倡議...

        時間:10-12
      • “兩新”政策顯成效 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近期,家電賣場、重點商圈、汽車4S店人潮涌動,消費類電子產品、家電、汽車等銷量穩步提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下簡稱“兩新”)政策成效顯現,各地搶抓機遇,全面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

        時間:10-1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