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密集下達的房地產調控措施,“速凍”溫州炒房資金。溫州炒房團紛紛解散,但是通貨膨脹預期之下,“炒房團”并沒有出現大幅拋售現象,在地產領域受挫的溫州民間資金,正在尋找新的投資項目。
炒房團紛紛解散
汪廣森從事炒房十多年,雖然在溫州瑞安市一個偏僻的鄉村里工作,但對全國樓市行情了如指掌。前不久,他與一批“購房客”經過分析作出判斷,武漢、珠海兩地的房價會有一個很大的升值空間。為此,他與一批“團友”帶著充足的銀行卡前往武漢考察。結果到達武漢的第二天,國務院下達了二套首付五成、貸款利率1.1倍的通知。想不到沒過幾天,國務院又下達在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銀行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及控制非本地居民購房貸款的強硬措施,結果他失利而歸。
汪廣森對記者說,近幾年,溫州炒房團的主要“炒點”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而且絕大部分是購第三套以上�,F在“炒”不起來了,全國都“炒”不起來了。不過他也認為,即使這樣,“過高、過快”地區的房價跌幅不會太大。
他告訴記者,瑞安市有一支自發形成的幾十人的炒房團,原準備去珠海“炒一把”,現在眾人不歡而散。有多批原打算“披掛出征”武漢、珠海、杭州、大連等地的購房團、購房族都自動解散了。
溫州一家知名房產置業公司總經理、購房客王珍楠告訴記者,溫州人非常講究資金的杠桿作用,如果首付只需40%,那就能撬起60%的資金,或者說,能使資金放大1.5倍。如果不能放大,購房全部利用自己的資金,那就要看是否有百分之百的升值潛力。目前看來強勢的新政策之下難有升值空間,溫州人自然選擇暫時放棄。
強硬政策也是一把雙刃劍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認為,這個強硬政策面臨著“持續性有多久”的考驗。對個別或部分地區來說,它在短時間內能明顯產生遏制作用,但從長期來看,它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對GDP的增速必然產生較大的影響。
溫州天浩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鴻說,國家目前還提倡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許多人經濟條件改善了,必然要購第二套,不一定都是投資性的“炒房客”。國家對第二套房的新政自然限制了這些人群購房,從某種意義上講,對他們來說是不太公平的,這好比作化療,把正常細胞也殺了一些。
已在全國各地購買多套投資房的王先生說:“我目前還在觀望國家的調控力度和持續性。”他說,房地產業能拉動五、六十個相關產業,如果“封殺”得太猛,全國下半年特別是明年的GDP一定會有所下降。從這個角度看,我對如此猛烈的調控政策能持續多久有些懷疑,要靜觀其變。我更擔心的是,會不會像以往歷次調控那樣,調控過后房價又出現報復性上漲。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告訴記者,他們了解到目前溫州一些購房客中比較普遍的心態是,當前國家出臺的樓市調控政策,危中有機。“目前,絕大多數溫州購房投資者并沒有大面積拋售,也沒有退出樓市。他們覺得在通貨膨脹預期愈演愈烈、人民幣升值壓力愈來愈大的情況下,投資房地產仍不失為有效的投資渠道。”
周德文說,一些人認為,再過一段時間,可能有人“頂”不住會“揮淚”拋盤,這是“抄底”吃進的好機會。因而他們依然看好這個能保值增值的投資領域。周德文分析,目前調控已初見成效,到年底,這個政策不會變,一直調到見到明顯成效為止。大約到明年6月前,這個政策會相應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