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財經 > 經濟觀察

      宅基地被盯上的農民“被城市化”了

      宅基地被盯上的農民“被城市化”了

        全國百強縣山東諸城率先撤銷了全部行政村,幾個小村莊合并成大的農村社區,引導農民集中到中心村居住。此外,山東淄博、臨沂、濟寧、德州、聊城等地都部分推行了“撤村改社區”。據披露,這些撤并舉動都是在城鎮建設用地緊缺的情勢下出現的。專家認為不能強制農民“被城市化”,警惕村改居后產生的大量“三無”(無土地、無工作、無社保)農民。(《廣州日報》8月26日)

        根據媒體報道,諸城將散居全市1249個村莊的村民,從祖祖輩輩居住的家園遷出去,集中到200多個農村社區,從2007年開始,到2008年6月完成,這樣聲勢浩大的移民工程,只用了一年半時間。當地政府行政效率之高、推動力度之大,令人驚嘆。然而,整個過程真的像當地官員說的那樣,農民熱情很高,新社區的房子“老百姓都搶著買”?熱烈的農村社區化運動背后,是不是也有著不為人知的隱情呢?

        首先,即便有農民果真在這個浪潮中表現出踴躍買房的熱情,也不能就此斷定全部農村在一兩年之內社區化的路子就完全正確。農民城市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任何企圖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虛妄的。表面上看,農民的抱怨大都體現在一些枝節的不滿上,比如社區化之后,自家的牛沒法子處置了;住處離承包的土地遠了;相鄰的鄉親看不到了……等等;長遠看,那些被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暫時掩蓋了的權利問題,遲早要暴露出來。比如自家的宅基地被拿走之后,價格迅速攀升,回過味來的農民不可能沒有想法。枝節的不滿可以消除,而深層的權利問題很難得到滿足,從而必將成為后來的隱患。

        眼下的農民散居在大大小小的村莊里,生活不便,污染橫行,教育、醫療、文化等各種公共服務也長期缺失,很多村莊實際上已經進入停滯期、衰退期,人們記憶中小橋流水、怡然自得的村居生活早就成了難以挽回的記憶,現在的村莊已經成為了城市傾倒垃圾的所在。這些都是實情,但是這并不必然意味著把這些村莊都粗暴的人為消滅掉。地方政府為什么不可以加大對農村公共服務的投入?與一刀切式的社區化生存比起來,多樣化的生存更符合人性,更符合當下的中國實際。實際上,正是由于政府長期以來對農村缺乏關注,才導致了現在農村大面積凋敝的現狀。

        其次,即便要對農民全面實施社區化管理,也應該立足于服務、反哺,而不是僅僅盯著他們的那一塊塊宅基地。有專家披露,山東多個地方強力推動農村社區化,其實是在新農村建設的名義下,歸并和縮減農村住宅建設用地,以獲取城鎮建設用地指標、補充地方財政收入,其背后的主要推動力量就是國土資源部出臺的“城鄉建設用地掛鉤制度”�?梢�,農民在失去宅基地的同時,獲得的只是沒有產權的新房;而地方政府卻可以集中利用土地,大搞城市建設。在這個過程中,農民其實是“被城市化”的。一旦其權利意識覺醒,無土地、無工作、無社保的農民將何以自處?

        農村社區化、農民城市化,可能是解決當下農村問題的路徑之一,但是,在具體推動的時候,還是應該尊重農民的意愿。不能強迫、不能蒙蔽、不能行政干預、不能隨意代表,更不能因為盯上人家的宅基地而大搞“騰籠換鳥”策略。官員和開發商能夠看明白的利益,農民未必看不明白,即便一時看不明白,時間長了也會看明白。江蘇蘇州通安鎮為什么會釀成數千農民圍堵、打砸鎮政府的群體事件?根源就在于發現因征地而利益受損的農民開始發泄不滿了。一時的迅速推動固然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光鮮政績,但是,如果缺乏服務民眾的真誠,必將在損害民眾利益的同時扭曲城市化的發展路徑。

      •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