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ㄖ行戮W)大黃蜂、擎天柱、威震天、紅蜘蛛……《變形金剛3》席卷全球,票房已在本周攻破10億美元大關。
在中國,因為前期鋪墊和文化基礎,《變形金剛3》的熱度甚至超過了同期上映的另一部系列大制作《哈利·波特》終結篇。70后、80后、90后都捧著爆米花和可樂,擠進影院,重溫兒時回憶。不知不覺間,一部電影已經牽起一串產業。
當影迷感嘆好萊塢造夢和斂財能力時,就在北京一間很不起眼的出租屋內,變形金剛迷小楊,將自己的電影周邊產品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這位畢業剛剛兩年的人大經濟系學生,目前已經是國內變形金剛玩具產業中赫赫有名的人物。過去的20天,在《變形金剛3》熱映期間,他通過自己的網店,銷售出約三四十萬人民幣的變形金剛玩具,純利潤達到10萬元左右。
一畢業就把玩具當事業
小楊是河南人,他說自己是個典型的農村孩子。高考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專業是經濟,讓全家人都有一種光宗耀祖的感覺。
在家人和朋友看來,小楊未來的職業生涯應該基本注定了走向,進入大型企事業單位做高管、或者考個熱門的公務員職位,拿高薪、買車買房。
小楊起初當然也是這么想的。但隨著畢業季臨近,他的人生觀開始慢慢改變。
從河南到北京,在人才爆棚、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中,小楊對殘酷的就業壓力產生厭倦。他漸漸開始向往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希望將興趣和事業結合在一起。
在2009年畢業前,他嘗試在一家公司做了一陣白領,等畢業時刻來臨,他下定決心徹底放棄了那種朝九晚五的生活。
接下來做什么?賣玩具!
“其實,這并不是突發奇想,我前期做了很多鋪墊的準備工作。”
作為一名典型的85后,變形金剛在小楊的童年回憶中占據了重要地位。雖然當時家里只有黑白電視,但小楊還是和伙伴們一起,聚精會神地觀看,并學著“變形”的聲音,將家里的任何物體都拿來“強行”變形,大到自行車、小到鉛筆盒,好像都被植入了生命。
但隨著學業的加重,變形金剛漸漸成為遙遠的回憶。直到考入大學,相對自由的氛圍,才讓小楊有時間重拾回憶。當他發現在《變形金剛1、2》上映后,隨之而來的那股風起云涌的懷舊潮時,“經濟系的頭腦”立刻得到反饋——這是商機。
“變形金剛動畫片在我們國家熱播的時候,應該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早期�,F在70后、80后、90后的男生,其實都受到了這部經典動畫片的影響。我相信大家的感覺和我是一樣的,當看到電影版的大黃蜂出現時,滿身的雞皮疙瘩。隨著那些熟悉角色的一一現身,自己坐在黑黢黢的電影院里,就像是進入了時間黑洞,一下穿越到童年。走出電影院,意猶未盡,想再找點回味,電影周邊產品,這時候自然會受到關注。”
他開始在北京的批發市場尋找合作的批發商。出人意料的是,開始階段很順利,因為批發商很配合,可以先拿貨后付款,賣不出的可以退貨,這讓小楊可以以最小的成本,開始自己的創業。
于是,在大約兩年前,剛剛畢業的小楊和兩位同學一起,租了一間不足十平方米的地下室,在淘寶上建起了一家叫“北京影飾聚”的小店,就此走上了一條白手起家之路。
很久很久很久沒出過門
和那些做高管、當公務員的同學相比,小楊是艱辛和寂寞的。當他過年回到河南老家,親戚朋友們也不太好意思問他究竟干哪一行,一個明星大學生竟成了一個無名個體戶。好在,父母還是很支持小楊。“我爸媽雖然都是農民,但是思想很開明,他們都支持我,只是不想我太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