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在穩健貨幣政策的框架下,明年政策會呈現出一些階段性、結構性的放松。“當然這是在政策保持穩健基調上的局部調整,而不是像2008年底那樣貨幣政策出現根本性轉變。”
“明年貨幣政策還會以穩為主。同時在穩健的大前提下,加強對歐美外部經濟體的監測,并根據變化進行微調。”清華大學教授、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表示,擺在中國經濟面前的根本任務是完成經濟結構的調整,如果在調整過程中政策過快、過大幅度地放寬,則會對整個調整發展方向不利。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指出,要繼續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關系。這意味著,貨幣政策必須兼顧多重目標,并適時適度有所調整。
對于政策的微調路徑,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判斷認為,明年我國貨幣政策穩健基調不會改變,但總體會比今年有所寬松,不排除準備金率繼續下調的可能,同時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上也將以凈投放為主。
“信貸政策‘有保有控’的結構性調整將更加明顯,結構上‘定向寬松’或將成為明年政策的著力點。”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為了防止經濟出現失速和明顯回落,明年銀行在信貸投放方面會對小企業貸款、保障房建設、在建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適度的信貸支持。(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研究2012年經濟工作時指出,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有預見性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準確把握好調控的力度、節奏、重點,并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做出預調、微調。
受歐債危機縱深演變的影響,當前中國經濟正進入更為微妙和復雜的階段,我國貨幣政策如何做到預調微調,信貸政策怎樣有保有控,備受關注。
前期政策持續收緊加劇企業“融資之困”
馮鋒是浙江一家小型針紡企業的負責人,不久前,專為當地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的瑞豐銀行為其新增了700萬元的貸款,“如果沒有這700萬,我們可能就撐不住了”。
與眾多中小企業主相比,馮鋒是幸運的。今年上半年以來,不少中小企業正面臨較大的融資壓力。
“企業的融資成本近幾年以來一直攀升,平均每年攀升5%到10%,今年尤其明顯。不過與融資貴相比,融資難更讓人頭疼,身邊很多企業不得不借高利貸維持經營。”浙江嘉興羅馬中望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沈濤告訴記者。
“在前期貨幣政策持續趨緊的大背景下,融資難特別是中小企業普遍融資難問題十分突出。”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日前發布的問卷調查顯示,融資“非常難”或“比較難”的企業經營者占48.4%,認為“有難度”的占29.8%,認為“不難”或“不太難”的占21.8%。其中,中小企業的評價值明顯甚于大型企業。
記者調研發現,今年以來,我國融資市場呈現出冷熱兩重天的變化,一方面,中小企業和中小銀行資金緊張而不得不縮減生產規模,另一方面,過多的資金卻徘徊在實體經濟之外形成空轉,泡沫化現象嚴重。
“資金對于企業而言就像血液與生命的關系:資金少了企業就會因缺血而經營不暢,但倘若資金流到它不該去的地方,則又會容易造成局部充血而給經濟體的健康運行帶來隱患。這樣的融資困局值得警惕。”中國人民銀行紹興中心支行行長徐子福說。
貨幣政策駛入“預調微調期”
諸多跡象表明,為改變部分企業融資困局,當前我國政策預調微調動作頻頻,貨幣政策正在駛入“預調微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