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油進口多元化的角度出發,伊朗石油是印度的一個可選項。”王震則分析,“作為日本而言,從之前其表示‘將派軍艦到波斯灣’的態度看,有可能會配合美國制裁伊朗的政策,作出減少從伊朗進口石油的決定。且從之前的歷史看,日本與美國在一些國際事務上的態度高度一致。”
據日本《讀賣新聞》日前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美日兩國達成了11%的削減幅度協議。這與本月早些時候堅持引進伊朗原油的表態有明顯的反差。對此,政治分析家稱,此舉確實將避免美國對日本能源企業的制裁,也是日本展開海外金融業務所必需的舉措,但卻可能讓處于困境中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
“相關消息不管是真是假,‘幕后’推手是美國,目的也無非是給伊朗施壓。”林伯強認為,“這意味著,關于伊朗石油出口的爭議,實際上就是美國與伊朗及相關的采購國間的博弈。”
今年早些時候,據外媒報道,美國財長蓋特納訪問中國等國期間曾委婉地表達了希望“中國支持其對伊朗禁運”。而珠海振戎也曾被禁止獲得美國出口許可和美國進出口銀行的資金,原因是美國認為“珠海振戎是伊朗最大的成品油提供商,曾向德黑蘭方面銷售汽油”。
“面對美國的壓力,中國還是需要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先,考慮到中國的能源安全和石油需求。”林伯強對此認為。
中石化相關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強調,中東不是聯合石化的惟一原油來源。“我們一直在堅持多元化地采購原油。”他說,“目前,東南亞、非洲、南美、北美和歐洲均有聯合石化的貿易業務。未來,中石化也將堅持原油采購的多元化戰略。”(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