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中旬,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最新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69個城市都在同比上漲,唯有溫州,仍在下降。溫州人曾以四處炒房聞名,現在,連續下跌23個月的房價,讓越來越多的溫州人將房產丟給了銀行或法院。令人觸目驚心的是,越來越多的房主放棄了正在銀行做按揭或者抵押給銀行的住宅、經營性房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地產業內人士說,從多位銀行親友處核實的信息是,保守估計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1萬套。
“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是企業感覺最難的時候,2012年下半年至今銀行系統也難過了。因為往往是在危機爆發一年后,才開始進入大規模的資產處置階段,而房產,永遠是資產處置的重點。”一位央行溫州中心支行負責人說。
銀行自身當然也在不遺余力地向外放貸。據悉,2011年溫州 GDP 是3351億,年末貸款余額是6194億,是前者的1.8倍。據保守估計,溫州直接或間接進入房地產市場的信貸資金至少占貸款總量的1/3,而且50%以上的貸款以房地產作為抵押保全品。從峰值攔腰斬斷的豪宅很多,溫州本土最大開發商中梁地產的香堤半島每平米從5萬元降到了如今的2.8萬元;中低端商品房也比最高峰時下跌了百分之三四十。
曾經引領全國炒房風氣之先的“溫州炒房團”,在2010年開始的“限購”政策之后,慢慢淡出公眾的視野。其中一位炒房團團長,曾經坐擁價值7000萬的房產,因為房價下跌資產縮水三分之一,而此前炒房的資金幾乎全部來自溫州的民間資本,只能降價賣房。很多豪宅有價無市,撐到2012年下半年,各路債主開始紛紛上門。
一位債主說,他在2011年借出了200萬元,2013年5月去要錢,就被告知,要么拿走八成的本金,要么拿走兩套房子。
記者劉鴻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