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子強 任世碧
隨著中秋、國慶“雙節”來臨,消費旺季正式啟動。A股市場大消費領域中蘊藏的投資機會,也開始受到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受訪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我國不斷出臺促消費政策,疊加對前期悲觀預期已得到較好消化,線下消費需求逐步復蘇,大消費涉及的食品飲料、家電、游戲等相關板塊成為機構相對看好的方向。
食品飲料板塊
短期調整提供配置機會
歷史數據表明,食品飲料板塊在9月份有著較好的超額收益,近10年中,9月份食品飲料行業指數有6次出現上漲,平均漲幅接近2%;其中6次跑贏滬深300指數,平均跑贏1.36個百分點。
9月份以來,截至9月9日,食品飲料行業指數表現較弱,累計下跌4.51%,跑輸同期上證指數(期間累計漲1.87%)。盡管如此,仍有12只食品飲料股期間股價實現上漲。
食品飲料行業相關公司業績保持穩定增長。同花順數據顯示,食品飲料板塊84家上市公司中,有78家公司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超六成。
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食品飲料行業整體經營業績較為疲軟,半年報數據公布以后又得到進一步印證,因此導致食品飲料行業9月份以來市場表現跑輸上證指數。隨著“雙節”消費旺季來臨以及各地促消費政策的推出,食品飲料行業銷售業績有望回暖。
同花順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截至9月9日,共有39家食品飲料公司獲包括公募基金、券商、險資、陽光私募、QFII等機構密集調研,其中,9家公司均受到百家及以上機構扎堆調研,涪陵榨菜累計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居首,達383家,甘源食品、洽洽食品等2家公司累計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分別達268家、209家。
從調研反饋來看,光大證券認為,目前,白酒板塊各細分龍頭的基本面展望依然穩健,隨著“雙節”備戰的順利推進以及板塊估值壓力的釋放,年末的估值切換有望成為板塊后續的驅動力;同樣具備旺季備貨行情的休閑食品各細分板塊月度銷售反饋較為積極,行業基本面整體平穩,板塊短期調整提供配置機會。
對于細分賽道白酒,平安證券表示,中秋旺季來臨,各白酒廠商積極備戰中秋,目前中報業績均已落地,高端酒業季確定性較高,需求平穩且價盤堅挺,業績維持高速增長;次高端酒二季度受疫情影響,有望實現消費回補。
家電“以舊換新”
開啟市場新藍海
在促消費背景下,家電“以舊換新”成為激發產業活力的重要舉措。近期,家電行業利好政策不斷出臺,進一步升級和加碼家電綠色消費。7月28日,商務部等13部門印發《關于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開展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推進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加強廢舊家電回收利用。
近期,不少地方出臺的穩增長接續政策將促消費作為“重頭戲”,積極推動家電市場需求回暖。例如,8月3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穩住經濟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加大家電促消費力度,鼓勵各地圍繞家電領域針對個人消費者發放消費券,或對個人消費者購買家電產品進行補貼,激發家電消費市場活力;省財政對各地2022年6月份至2022年12月份開展的政府發放消費券或進行消費補貼方面的財政投入按50%的比例給予補助。
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隨著低碳化、綠色化、智能化成為家電消費新趨勢,“雙節”臨近,“金九銀十”消費市場正在復蘇,而“十一”黃金周是家電的銷售旺季。政策的扶持、節日促銷的推動,家電“以舊換新”有望開啟市場新藍海。
自9月份以來,截至9月9日,家電行業指數表現活躍,家電行業指數累計漲4.36%,跑贏同期上證指數表現(期間累計漲1.87%)。同花順數據顯示,家電板塊內84家上市公司中,有47家公司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超五成。
鄧海清表示,家電板塊作為房地產后產業鏈,受房地產板塊投資及銷售影響,市場整體預期較差。隨著半年報公布,行業龍頭企業營收及利潤表現出較為強勁的韌性,引起市場資金配置需求,使板塊整體表現強于上證指數。伴隨房地產市場的逐步回暖及家電行業產品升級和出口海外的影響,業績穩定增長的家電行業龍頭品種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較好的回報。
受多重利好提振,機構對部分家電公司的關注度較高。同花順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截至9月9日),共有28家家電公司獲包括公募基金、券商、險資、陽光私募、QFII等機構密集調研,三花智控、東方電熱、極米科技、盾安環境、九陽股份等5家公司累計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均在100家及以上。
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對記者表示:“看好家電行業的投資機會。上半年受國內宏觀面影響,居民消費意愿下降,從而導致業績承壓,接下來隨著經濟的持續復蘇,業績有望迎來底部企穩;中秋、國慶消費旺季將至,商家會陸續推出各種促銷活動,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費意愿;成本端有望迎來拐點,有助于增強企業盈利能力;房地產政策持續寬松有望帶動房地產市場回暖,從而刺激家電板塊需求�!�
游戲行業
具備較好成長性
游戲行業被稱為“現金�!�,有望在“雙節”消費風口中獲益。
行情方面,7月以來,在偏弱的A股行情下,游戲板塊逆市走強。7月份以來(截至9月9日),游戲行業指數呈現震蕩整理的態勢,該行業指數累計漲0.72%,跑贏同期上證指數表現(期間累計跌-4.02%)。
業績方面,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游戲板塊內32家上市公司中,有10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超三成。其中,子板塊網絡游戲的頭部公司新產品上線,驅動板塊營收規模進一步上行,網絡游戲板塊收入633.8億元,同比增長13.0%,增速穩健。
游戲公司的業績提升,還來自出海的戰略布局。據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和伽馬數據聯合發布的《2022年1月—6月份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1477.89億元,同比減少1.8%。其中,1月份至6月份,我國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89.89億美元,同比增長6.16%。
據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信息,2022年分別于4月11日、6月7日、7月12日、8月1日分別發放版號45款、60款、67款、69款,共計241款版號。
鄧海清認為,監管部門連續釋放游戲版號對游戲公司業績可能產生一定支撐。游戲版號的重新釋放和游戲出海策略將為游戲公司帶來確定性的業績增長,隨著經營業績的不斷釋放,游戲板塊具備較好的配置價值。
銀河證券表示,目前游戲行業精品化趨勢及出海紅利明顯,精品游戲可突圍實現較好的流水表現,游戲出海仍處于紅利期,也能為公司貢獻一定的增量。長期來看,游戲行業仍然具備較好的成長性,具有強研發實力的廠商將享有紅利,市場集中度和頭部穩定性都將提升。
在游戲板塊的投資機會方面,劉有華表示,游戲板塊有望迎來修復行情,雖然游戲行業增速有放緩,但增長勢頭依然還在,疊加游戲出海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現在游戲技術的不斷升級以及游戲內容的日漸豐富,游戲跟現實正日漸貼合;游戲版號已經恢復常態化發放,未來會誕生更多好的游戲來帶動游戲行業發展。(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