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醫學院(海南省醫學科學院)校(院)長陳國強:要有“創”的膽識 具備“新”的特質
【創新者說】
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想成為創新型人才,首先要有“創”的膽識,要才思敏捷、揮灑自如,擁有天馬行空般的創造性思維;同時,要具備“新”的特質,大膽假設和探索,勇于主動識變和嘗試,敢于求變和挑戰。
創新型人才培養,重在求真求實。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始終保持“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教學理念。以醫學院校的創新型人才培養來說,尤其要突破傳統方式、路徑依賴,強化家國情懷教育,創造性地實現三個轉化:從以灌輸知識和考試導向的“功利式”學習,轉化為以“學有所思、思有所悟、獨立思考、完善人格、成就智慧”為核心的開放和主動式學習;從為專業文憑、成功就業而學習,轉化為注重提升獲取、創造、運用和駕馭知識的能力,以及整合信息用于決策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從不加批判、尋求所謂標準答案式的學習,轉化為致力于針對未來醫學需求而創新的“轉化式”學習。同時,還要強化科學思維、批判思維、辯證思維、邏輯思維和臨床思維導向。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眲撔滦腿瞬排囵B,教師的作用極其重要。我們要心存敬畏,真正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尊重教師。在此基礎上,不斷深化教育教學、科技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破除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切實為各類人才松綁放權,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為高質量發展營造寬松的人才政策環境。
科研之路必定充滿艱辛�?蒲泄ぷ髡咭欢ㄒ朔髁x、實用主義和形式主義這“三座大山”,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挺起知識分子應有的脊梁,戰勝各種阻撓人才脫穎而出的潛規則;主動作為,做科技創新的行動派,敢于突進無人區和深水區,努力提升創新能力;要長期積累、重點突破、高效率地“卷”起來。無效率的“卷”叫內卷,甚至是內耗,有效率的“卷”叫發展。當然,我們也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理性看待失敗,在逆境中應變局、育先機、開新局�?蒲羞^程中遇到瓶頸、難題,要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現問題,也要主動尋求幫助、加強調查研究,對比、反思、總結、繼續開拓,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高校要持續培養輸出創新型人才,在科技領域中不斷創造新的價值,推動社會進步和新質生產力形成,加速創新成果轉化,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本報記者顏維琦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