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500億元 預計2027年超1000億元
微短劇為啥這么火? 未來路咋走?
據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已超10億,其中微短劇市場規模超300億元、日付費高達6000萬元。今年市場規模預計還將大幅增長。
研究視聽傳播、媒介社會學的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何天平,最近平均每個月都要看十多部微短劇,微短劇的火爆讓他感到似曾相識——正處于“跑馬圈地”狀態的微短劇,與幾年前也曾大火過的“網絡電影”十分類似。
目前微短劇所暴露出的套路化、低俗性等問題,被大家口誅筆伐,但何天平卻從中窺見了另一種可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如此下沉、結構還很多元的市場基礎,讓我們看到微短劇未來發展的想象空間�!�
那么,為什么人們愿意為此消費,微短劇又該如何出圈,未來又在何方?
1
有好熱?
2023年市場規模373.9億元
2024年將達到500億元
微短劇有多熱?正在成都舉行的網絡視聽大會或許可以給出最直觀的答案。
三天的大會時間,至少有四場和微短劇相關的活動,點眾科技、九州文化、麥芽傳媒、抖音、快手、騰訊視頻等微短劇或長劇的頭部公司、平臺都舉辦了相關論壇,高亞麟、王晶等導演也來到現場,分享進軍微短劇的感受。每一場和微短劇相關的論壇都座無虛席。沒有位置,那就直接坐在地上。
29日下午,點眾科技、九州文化、麥芽傳媒這三家微短劇賽道頭部公司“掌門人”齊聚“微短劇小程序健康發展”論壇,就小程序微短劇的未來進行了分享。
不久前,微短劇研究平臺DataEye在《2024年微短劇買量投流數據報告》中提到,2024年微短劇的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373.9億元突飛猛進至500億元,預計2027年超1000億元�!昂M獾氖袌鲆幠Hツ甏蟾攀�1.7億美金,今年超10億美金,明年會過30億美金,后年會過50億美金�!秉c眾科技董事長陳瑞卿在分享中談到,行業正在突飛猛進,為從事這一行業的企業、平臺提供了更多機會。
2
為何這么熱?
部分觀眾“無意識”接受
微短劇戳到大家的“爽感”
在何天平看來,熱衷于微短劇的一部分觀眾是屬于“無意識”接受。
“他們有著旺盛的視頻內容消費意愿,但如今既有市場的影視劇卻沒有滿足他們的口味。這部分觀眾并不會把影視劇當作一部文藝作品來看,而是生活的調劑,一種娛樂休閑�!焙翁炱秸J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自覺地被刺激快感、爽感的內容所侵占,而且侵占的程度會越來越深。
“微短劇的套路感很強,激發的是觀眾即刻的爽感�!焙翁炱脚e例稱,比如一位隱藏的大佬,先深藏功與名,受到侮辱,逐步開始復仇計劃,最后爆出自己的豪門身份,然后把這些恩怨全部還回去。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眼前的微短劇劇情,但熟知不代表沒有刺激感�!斑@種刺激感不是基于某種探索欲,而是一種身體本能——把你打到谷底再全方位崛起的劇情,就是很爽�!�
何天平指出,萌寶總裁、豪門嬌妻、龍王至尊……當前的微短劇戳到了大家隱秘的欲望與無意識的喜好�?此撇蛔愕赖奈⒍虅�,一定程度上其實是一種群體文化心理的投射,是某種社會現實的鏡像。只是它很長時間以來,被主流話語體系所忽視了,如今通過微短劇的下沉性,被放大,被看見。
不過,需要警惕的是,不排除有一些創作者,正在利用這樣的社會心理刻意炮制出某些可能更不易被察覺的“危險”:他們或許比誰都清楚這些觀念是有問題的,但仍然自以為聰明地捕捉和拿捏了這種心理機制。
3
如何出圈?
精致儀式感和人間煙火氣
還要有好的劇本
那么,微短劇又該如何出圈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新媒體聯盟智庫專家冷凇表示,這幾年微短劇有兩類內容極易“出圈”,“一類是精致儀式感,另一類是人間煙火氣。換句話說,自然、人文類題材成為最大亮點�!�
比如《早餐中國》這類的作品,是“電子榨菜”時代的產物,也是美食紀錄片里的一個“異類”。它沒有給早餐過于華麗的濾鏡,也沒給做早餐的人一個特定的設定,更沒有刻意去升華人物的每句話、每個表情,反而給人親切感,更具人間煙火氣。
“微短劇劇情需要高度凝練,短時間內彰顯戲劇張力和矛盾沖突,營造懸念性和懸疑感,這對編劇的要求會很高�!崩溱≌f,青年受眾喜愛的微短劇核心底層邏輯是“叛逆精神”,“每一部爆款微短劇背后必有一個‘叛逆人物’�!�
香港導演王晶認為,微短劇要發展,主要靠劇本,劇本好,才能把這種模式做下去。在他看來,未來,微短劇需要鼓勵原創,網文改編不一定是方向,“在創作方面能有多點年輕人去做,愿意當編劇,把短劇的路子打開。希望更多年輕人或者有天賦的人能夠加入,給我們更多好的作品�!�
4
行業如何發展?
必將面臨大洗牌
優質內容才更具生命力
“微短劇行業在今年一定面臨大洗牌�!睂τ谛袠I發展,陳瑞卿認為,市場會將有創造力、有精品內容的企業保留下來。
在陳瑞卿看來,微短劇現在還有大量可創新的空間。因為微短劇曾是網絡文學視頻化的重要表現,網文有80多個品類,但微短劇現在開發的只有十多個品類,所以還有大概60多個品類沒有開發。
不過,行業要發展,人才厚度和密度一定要好。陳瑞卿認為,如能招一些985畢業的學生進來做內容,讓戲劇功底很強的人參與表演,一定會創作出真正的精品。
陳瑞卿提到,他們目前還在做很多嘗試,如微短劇在文旅、品牌、教育等方向的探索。他以點眾在春節期間的一部短劇《龍年大吉》舉例,這部劇講的是中國春節的一些故事,翻譯后在國外上線,賣得非常好。陳瑞卿說,微短劇要講好中國好故事,傳播好中國好聲音,是前景光明的選擇,“可能有些嘗試暫時沒有達到預期,但這一定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麥芽傳媒董事長何云長在分享中提到,內容背后是創作者的人品,創作者要對每一次的點擊發送都心懷敬畏,因為作品不僅會影響用戶的思維和行為習慣,甚至改寫一個人的人生軌跡�!皟热莸牡讓舆壿嬤€是真善美。比如對于環衛工人送溫暖這樣的爆款,在電梯里面對外賣小哥的謙讓,都能夠引起用戶情緒和情感的共鳴,有了共鳴,才能夠真正地形成分享轉發,拿到大的流量�!�
“優質內容才更具生命力�!痹谒磥�,及時性的情緒價值可以滿足受眾的精神需求。但行業需要有更深度的內容,能引起用戶的思考,只有這樣,才會讓行業走得更遠走得更久。
同時,何云長認為,未來微短劇肯定是精品化,這點和九州文化董事長汪家城的想法一致。在汪家城看來,目前故事題材同質化嚴重,大家在流量的算法里面出不去,“一個固定的套路是,前十集一定要把情緒拉高,才能有足夠的付費率、點擊率,否則用戶根本不會看,最終導致所有的故事在那幾個固定框架里面來回繞�!蓖艏页钦J為,目前需要消除觀眾的審美疲勞,否則大家現在看到的所有故事,你看到第一分鐘就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這樣的內容在未來一定會被淘汰。
汪家城說,團隊也做了很多嘗試,比如把付費集數往后拉,讓用戶完整看完故事后再付錢,“其實只要故事抓住用戶,他也會看,而且一定要做到故事有社會責任感,今天你講的每一個故事,對看故事的人都會有他自己的人生感悟�!�
汪家城還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以前上學時,汪家城心煩意亂就去電影院,看完以后就好像體會了別人的一生,短短120分鐘,感受到了別人一生的大起大落,“我們這個行業有沒有可能真正做出有社會責任感,能夠影響下一代的正向好內容,我覺得是未來行業發展的核心重點�!�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毛渝川 蔣慶 邱峻峰 趙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