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今天(4月16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季度國民經濟主要數據。中國經濟復蘇的力度怎么樣?可能一開年,大家的感受就有些不一樣。元旦假期,“爾濱”火出了圈;春節8天假期,各大景點人氣爆棚,文旅市場快速升溫讓人們切實感受到了經濟復蘇的活力。那么,在人們的感覺之外,主要經濟指標實打實的數據到底怎么樣?怎么看待當前中國經濟的復蘇態勢呢?
5.3%是今年一季度我國的經濟增速。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629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今年一季度,隨著宏觀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內生動能持續修復,從經濟運行情況看,國民經濟運行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了5.3%,比去年四季度加快了0.1個百分點,比去年一季度加快了0.8個百分點。從環比來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增長1.6%,連續七個季度保持正增長�!�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巖:“一季度實現了良好的開局,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增速都實現了平穩增長,供需雙側的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都有進一步改善,進一步鞏固內需主動力的同時,外需支撐力也有明顯增強�!�
47.3%是今年春節假期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的增速�?吹贸鰜�,大家出去玩兒更舍得花錢了。而從類似的一個個消費數據中,我們能感受到人們消費行為發生的變化。雪滑梯、冰爬犁、人造月亮、露天蹦迪……這個冬天,哈爾濱使出“十八般武藝”,一躍成為文旅界的新晉“頂流”。
冰雪好玩兒還不夠,連夜建起的溫暖驛站、免費的姜糖水、好客的龍江人都讓游客們心里熱乎乎的。僅元旦三天假期,哈爾濱累計接待游客就超過300萬人次,旅游收入近60億元。
這邊,哈爾濱“冰雪盛宴”的熱度還沒散,那邊,甘肅天水的麻辣燙又火了起來。一碗手搟粉、一盤麻辣菜,燙熟后澆上兩勺油潑辣子,紅彤彤的勾引著人們的味蕾。
從去年的“進淄趕烤”、圍爐煮茶,到今年的“爾濱”出圈、天水麻辣燙爆火,消費熱點層出不窮。那么,其背后的深層次驅動力到底是什么呢?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其實是消費升級的一個很重要的體現,老百姓可能更多的是個性化、體驗化或者融合化、特色化的消費需求,需要加快推進一些消費新基建,包括新場景、新業態的創新�!�
文旅市場的火熱折射出我國消費市場的活力與潛力,也給今年的消費復蘇開了個好頭。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327億元,同比增長4.7%,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5.5%。
劉愛華:“在消費領域,主要有三個亮點值得關注。第一個亮點,服務消費的需求加快釋放,一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了10%;第二個亮點是消費新模式快速發展,在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快速發展推動下,新業態、新模式大量出現,帶來即時零售、直播帶貨這類消費新模式快速發展,今年一季度,實物商品線上零售額增長達到了11.6%;第三個亮點,部分升級類商品消費需求持續釋放,比如說,一季度限額以上體育娛樂商品的零售額增長了14.2%,通訊設備類的零售額增長了13.2%,都達到了兩位數增長�!�
目前,我國正在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進一步促進消費和投資,這將是一個年規模數萬億元的巨大市場。3月30日,上海市開始實施新一輪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政策。不僅有補貼,還推出了“一站式”以舊換新服務。
對于鋼鐵、建材、電子等重點行業來說,設備更新也有助于它們向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方向轉型。
郭麗巖:“一些傳統行業設備更新的方向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一些超期服役的老舊裝備更新替換,有利于增強它的安全性、穩定性;另一方面,為整個產品線升級、更多新產品的研發來更新相關裝備。相關裝備更新帶動了一部分投資,這一部分投資形成了有效產能,生產出更多匹配居民家庭消費升級訴求的消費品,又帶動了消費潛能的釋放,這樣使得有效益的投資和有潛能的消費之間的循環進一步良性暢通起來�!�
消費的復蘇可能是大家最容易感知到的環節,那么一季度,生產端的數據如何呢?我們再來看一個數據: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比去年一季度提高了3.1個百分點,工業成為一季度恢復發展中的一個亮點。同時,通過一些數據也能看到,體現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新優勢正在不斷培育壯大。
在上海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示范區,一輛輛無人駕駛的汽車正往來穿梭;在杭州的西湖龍井茶園,智能采茶機器人正在自動識別芽葉,精準采茶;曾經以生成文本、視頻等功能而被人們熟知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如今在智慧工廠里又有了新本領:當AI質檢員、做產品設計等都不在話下;低空經濟也開始頻繁進入人們的視野,在深圳的這所大學,一架無人機降落在外賣柜上方,通過精準定位系統將外賣投入了柜中。
作為戰略性新興行業,低空經濟在物流運輸、應急救援、載人交通等多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前景。據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元,未來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今年以來,像上面提到的這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行業發展不斷向好。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6個百分點。
田軒:“在一季度,新質生產力有很大發展,企業做了很多研發投入,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在不斷轉型升級,特別是像新能源、新材料,包括信息技術,還有一些高端裝備的新質生產力集中體現的產業,我們都看到產能、產量都有一個快速提升,比如數字經濟已經達到了50萬億元以上,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
不僅僅是生產端,從投資的一些數據也能看出來新質生產力的強勁動力。今年一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4%,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8.2%。
劉愛華:“今年以來,隨著各級政府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傳統行業的改造升級見到明顯成效。今年一季度,制造業的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了8.2%,比上年全年加快了4.4個百分點,像紡織、食品、有色金屬這樣的傳統行業今年以來都呈現了恢復發展的勢頭。加大傳統行業技術改造投資,為傳統行業煥發了新生機,也塑造了新優勢�!�
5%是今年一季度我國的進出口增速。外貿開局有力、起勢良好。在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你能直觀感受到貿易回暖的跡象。7月份,即將在巴黎舉辦的奧運會給義烏帶來了商機,商家已經提前接到了不少訂單。
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0.17萬億元,同比增長5%。其中,出口增長4.9%,較去年四季度加快4.1個百分點。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0萬億元,進出口增速創6個季度以來新高。
郭麗巖:“一季度,外貿保持穩定增速,結構進一步優化,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速明顯提高,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相關國家進出口占比保持穩定等,都能夠刻畫當前外貿領域的一些結構性特征。與此同時,像跨境電商、免稅經濟等的新增長點也具有一定的帶動力�!�
田軒:“這和我們國家自身開年以來經濟非常有韌性、經濟復工復產、恢復勢頭、內生動力比較足高度相關�?陀^上講,整個世界經濟也在開始復蘇,會導致我們外需相對來說比較強勁,包括像美國、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它們的經濟發展、復蘇苗頭也比較大,加大了對我們國家進口需求�!�
50.8%是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作為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在經濟復蘇的過程中,PMI的變化尤其引人關注。在連續5個月收縮后,3月份,制造業PMI重返50%以上的擴張區間,并創下一年來的新高,向外界傳遞出了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信號。
田軒:“這實際上代表國內經濟又回到了景氣區間,也就是說經濟內生動力還是有的,經濟韌性還是很強。制造業進入到擴張區間以后,對于我們的投資、對于國內生產總值的拉動都有非常重要的正面意義�!�
劉愛華:“從企業的生產預期來看,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活動、經營活動的預期和非制造業的業務經營活動的預期,目前都處于55%以上較高的景氣區間,說明企業對下階段的經濟運行抱有比較樂觀的態度。隨著消費潛力逐步釋放,新動能、新優勢逐漸塑造成型,總體上看,下階段經濟運行回升向好的態勢有望得到持續�!�
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平穩,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比上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就業形勢總體穩定。開局良好,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較好基礎。近日,在重新評估了中國經濟的增長趨勢后,部分國際機構上調了對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值。雖然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但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發力顯效,積極因素累積增多,我們有信心不斷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實現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