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17日電(記者李丹青)近日,人社部、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印發《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明確緊貼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需要,用3年左右時間,扎實開展數字人才育、引、留、用等專項行動,增加數字人才有效供給,形成數字人才集聚效應。
行動方案部署了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數字技能提升行動、數字人才國際交流活動、數字人才創新創業行動、數字人才賦能產業發展行動、數字職業技術技能競賽活動等6個重點項目,并從優化培養政策、健全評價體系、完善分配制度、提高投入水平、暢通流動渠道、強化激勵引導等6個方面加大政策支持。
其中,在實施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方面,行動方案提出,重點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電路、數據安全等數字領域新職業,制定頒布國家職業標準,開發培訓教程,分職業、分專業、分等級開展規范化培訓、社會化評價,取得專業技術等級證書的可銜接認定相應職稱。
同時,推進數字技能提升行動。適應數字產業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需求,大力培養數字技能人才。加快開發一批數字職業(工種)的國家職業標準、基本職業培訓包、教材課程等,依托互聯網平臺加大數字培訓資源開放共享力度。推進“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依托龍頭企業、職業院校、行業協會等開展數字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在政策保障方面,行動方案明確完善分配制度。完善數字科技成果轉化、增加數字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高層次人才工資分配激勵機制,落實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政策。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符合數字人才特點的企業薪酬分配制度,指導有條件的地區結合實際發布數字職業從業人員工資價位信息。
行動方案明確,暢通企業數字人才向高校流動渠道,支持高校設立流動崗位,吸引符合條件的企業高層次數字人才按規定兼職,支持和鼓勵高校、科研院所數字領域符合條件的科研人員按照國家規定兼職創新、在職和離崗創辦企業。
行動方案要求,各部門各有關方面要深刻認識加強數字人才培育的重要性,各司其職、密切協作,確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