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財經 > 經濟觀察

      給自然資源“上戶口” 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穩步有序推進

      人民網臨沂4月22日電 (歐陽易佳)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2024年第55個世界地球日主場活動現場,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局長胡善順表示,經過十年多的探索,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從無到有,從構想到建立,從理論到實踐,從試點到鋪開,制度框架基本建立,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穩步有序推進。

      “在頂層設計方面,2019年,自然資源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暫行辦法》。2020年,印發《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操作指南(試行)》�!焙祈樥f,通過陸續研究出臺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相關技術標準,建設了全國統一的登記信息系統,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制度和工作體系全面建立實行。

      胡善順介紹,在組織實施方面,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有序推進。2022年12月28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在全國率先完成公告登簿,打通了確權登記“最后一公里”。2023年9月28日,上海崇明東灘國際重要濕地實現登簿,這是我國首個由國家登記機構完成登記的重點區域,也是濕地類型自然資源首次實現登簿。

      截至目前,武夷山、大熊貓國家公園,江蘇大豐麋鹿、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近百個重點區域相繼登簿,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已覆蓋自然保護地、森林、濕地、草原、河流、湖泊、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海域、無居民海島等各類自然資源。

      胡善順表示,隨著一批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相繼登簿,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逐步實現了落地見效:

      一是明晰產權主體和權屬邊界,維護資源資產權益。通過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劃清邊界、確認權屬,明確自然資源資產“誰所有”“由誰管”,推動解決所有權人不到位、所有權邊界模糊、權益不落實等問題,為所有者“主張所有、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承擔責任、落實權益”提供產權依據。

      二是夯實生態保護責任,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劃定的既是生態權益邊界,也是生態安全邊界。登記簿記載自然資源權屬狀況、自然狀況,同時關聯“三區三線”等公共管制要求,登記結果具有公示公信效力,接受社會監督,為自然資源有效監管、嚴格保護和所有者權益行使,為保護自然生態空間、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提供產權支撐。

      三是實現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和不動產登記的融合銜接,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保護體系。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是生態文明改革背景下不動產登記的拓展。統一登記制度實施以來,確權登記的范圍從土地、房屋,到林地、草原、海域,逐步擴大到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濕地、水流等自然資源,進一步豐富完善了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保護體系。

      胡善順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不斷完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制度規范,強化改革協同,有序推進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積極探索推進登記成果應用,為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相關閱讀
      • 自然資源部:我國已建立海洋災害調查評估和海平面變化監測評估體系

        人民網臨沂4月22日電 (歐陽易佳)“了解海洋災害發生狀況,建立科學的監測、觀測和預警機制,對于提高海洋災害應對能力和減少海洋災害帶來的損失具有重要意義�!痹�2024年世界地球日主場活動現場,自然資源部海洋預...

        時間:04-22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4年世界地球日主場活動舉辦

        人民網臨沂4月22日電 (歐陽易佳)今年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自然資源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在山東臨沂舉辦主場活動,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自然資源部紀檢監察組組長...

        時間:04-22
      • 多家影視上市公司業績持續向好

          本報記者 賀王娟  2023年,國內電影市場迎來了強勢復蘇。據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電影票房為549.15億元,較2022年的300.67億元實現大幅增長。全年觀影人次達到12.99億,同比增長82.7%,創下近四年來的...

        時間:04-22
      • 資本市場力挺科技企業 16項硬核舉措精準“滴灌”

          本報記者 吳曉璐  科技企業迎資本市場政策“大禮包”。4月19日,證監會發布《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上市融資、并購重組、債券發行、私募投資等全方位提出支持性...

        時間:04-22
      • 個人養老金頂層制度設計出爐兩周年 運行平穩但仍需撬動更多人繳存

          本報記者 杜雨萌 韓 昱  4月21日,個人養老金頂層制度設計出爐兩周年。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同年11月份,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北京、天津、上海等...

        時間:04-22
      • 固態電池成“兵家必爭之地” 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本報記者 丁 蓉  近日,固態電池相關技術頻頻取得進展,引發業界關注。例如上汽集團旗下智己汽車宣布新發布的智己L6搭載了第一代光年固態電池,而廣汽集團也緊隨其后公布了全固態電池技術的進展,并預計將在20...

        時間:04-22
      • 公募證券交易費用管理新規發布 促券商研究業務生態再優化

          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 宏  為深入貫徹落實新“國九條”,4月19日,證監會制定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同時,證監會將組織行業...

        時間:04-22
      • 一季度云南風力、太陽能等發電量增幅明顯 有效彌補水電下降影響

          中新網昆明4月22日電 (記者 繆超)正值枯水期,作為中國水電大省的云南“缺水”何解?記者21日從在昆明召開的云南省2024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一季度云南風力、太陽能等發電量增幅明顯,有效彌補水...

        時間:04-22
      • 傳播科學抗衰理念 “抗衰老·百城科普公益行”啟動

          4月21日,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的“第三屆中醫藥抗衰老大會”在石家莊市舉行。大會期間,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抗衰老專業委員會聯合中國非處方藥協會發起的“抗衰老·百城科普公益行”正式啟動,旨在讓大...

        時間:04-2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