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財經 > 經濟觀察

      【世界說】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對“中國產能過剩論”不買賬:阻礙正常全球貿易,損害各國共同利益

        中國日報網4月25日電 近期,部分美西方政客和媒體頻繁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渲染中國經濟給美歐帶來的挑戰,令企業陷入危險之中。然而,“中國產能過�!睂θ蚴袌鰳嫵赏{的說法有悖于經濟原則和常識,根本站不住腳,專家學者及企業高管自然對此也不買賬。

        美國財政部長16日在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聲稱,中國對新能源領域的補貼制造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但是她并沒有認識到的是,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優勢并不取決于補貼,而在于龐大市場所推動的供應鏈完整性和產業集中度、充分的市場競爭以及快速的技術升級。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近20年來在核心技術開發上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具有創新思維和能力。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和新技術有著很高的接受度,龐大的市場為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和升級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令許多汽車企業優先考慮在中國市場推出新產品和新技術。

        長安汽車總裁王俊表示,中國憑借尖端技術以及成熟、全面的產業鏈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道路,并且培育出了許多高質量的零部件企業。

        此外,基礎經濟學原理表明,一旦國內需求得到滿足,剩余產品自然會到其他地方尋找市場,這也是幾個世紀以來西方國家的慣常做法。

        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數據,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2年的四倍多。結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來看,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為120.3萬輛。也就是說,對于新能源產品而言,全球市場存在巨大的潛在市場。

        同時,與“產能過剩問題”相反,全球綠色能源產能并非供過于求,而是嚴重短缺,清潔能源行業正極力地滿足需求。面對迫在眉睫的氣候變化問題,世界各國也都正努力向清潔能源轉型。而隨著中國不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其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備受青睞,為各國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支持,助力全球經濟增長。

        因此,中國并不是問題所在,各項數據和事實也表明了這一點。對于“中國產能過剩論”這一“中國威脅論”的新變體,經濟學家、分析人士以及企業高管也并不買賬。他們表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據重要地位,這是全球企業和消費者自主決策的結果。

        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首席經濟學家樸之水(Albert Park)指出,并沒有充分證據支持“中國輸出過剩產能”的擔憂。他認為,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通過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來解決非競爭性問題,但沒有有力的證據表明這兩種做法適用于中國。

        彭博社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大多數主要出口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完全符合國際公認標準。與將“產能過�!眴栴}“甩鍋”中國的說法相反,實際上,美國及歐洲面臨的真正挑戰在于其自身的相對低效率。

        更具諷刺意義的是,美國、英國和法國目前都正在電動汽車領域實施強力的補貼政策,例如美國政府通過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向電動汽車等清潔能源產業提供了3690億美元的稅收優惠和補貼,一些歐洲國家也在實施對本國電動汽車產業的補貼措施。如此“雙標”顯而易見,美西方背后的算盤亦是如此。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也提到,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就是該國有史以來對清潔能源和氣候行動的最大投資。他表示,“(實施)刻意針對中國的產業政策,暗示中國的競爭優勢在于政府補貼,這不公平”,許多國家都通過政府補貼及產業政策推動戰略性產業和生產力發展。

        此外,觀察人士認為,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只是用來抹黑和打壓中國經濟的又一政治工具,藏在這種誹謗背后的是反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而它所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全球貿易受到阻礙,損害的是各國的共同利益。

        (編譯:高琳琳 編輯:馬芮 韓鶴)

      • 相關閱讀
      • 廣交會觀察:境外展商共享全球市場新機遇

          中新社廣州4月25日電 (張璐)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第二期正在廣州舉行。在進口展區,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家境外企業競相登場,展示其獨具魅力的品牌產品,“圈粉”八方來客,共享全球貿易大市...

        時間:04-25
      • 日本專家熱議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理事兼事務局局長泉川友樹。受訪者供圖  “中國科技創新的發展令人驚嘆!”近日,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理事兼事務局局長泉川友樹接受人民網采訪時感嘆。生產力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過程,其迭代...

        時間:04-25
      • 戰略新車及智能化新計劃北京車展首發 廣汽集團決戰新能源下半場

          4月25日,2024北京車展拉開帷幕,廣汽集團攜旗下五大整車品牌參展,自主品牌“雙子星”重磅首發兩款新車。同時,廣汽集團發布“智行2027”行動計劃,希望在現有智能化優勢基礎之上,通過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升級...

        時間:04-25
      • 老工業基地吉林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

          中新網長春4月25日電 (記者 郭佳)記者25日從吉林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一季度,吉林省規模以上工業生產繼續向好,生產增速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居全國前列�! ∽鳛楣I重鎮,吉林省近年來...

        時間:04-25
      • “2024上海國際美妝節”匯聚眾多美妝品牌 數十款新品首發

          中新網上海4月25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首發經濟活力強勁,靜安區南京西路商圈多年蟬聯上海首店數量榜首。25日,“2024上海國際美妝節”在靜安區商圈啟動。本次美妝節啟動儀式匯聚了27個知名美妝品牌,數量創歷史新...

        時間:04-25
      • 兩部委共同落實全國玉米單產提升工程項目實施工作

          中新網4月25日電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4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在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組織召開全國玉米單產提升工程推進現場會,總結交流去年玉米單產提升工程的經驗做法,部署安排今年工程實施的重...

        時間:04-25
      • 中國為全球貿易增長提供驅動力(環球熱點)

        圖為繁忙的江蘇連云港港集裝箱碼頭。王 春攝(人民視覺)  日前,世界貿易組織發布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數據。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5.94萬億美元,連續7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其中,出口和進口國...

        時間:04-25
      • 快手“開學第一課”直播活動收官,名師大咖傳遞學習教育干貨

          一年開春,萬物煥發新生機,新的學期也如約而至。在2024年春季開學季,快手打造“開學第一課”系列直播活動,邀請一眾名校名師、教育專家,圍繞春季開學的熱門話題,為學生和家長們帶來新學期“第一課”�! ≡�...

        時間:04-25
      • 博集天卷任殿順:網絡文學是中國文學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板塊

          近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國民閱讀研究中心發布《2023-2024年網絡文學平臺價值研究報告》�!秷蟾妗分赋�,經歷多年發展,網絡文學內容呈現主流化、精品化趨勢,用戶群體也隨之豐富化、全民化,網絡文學成為實現全...

        時間:04-25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