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財經 > 經濟觀察

      激發“氫”動力 氫能產業點燃綠色新引擎

      近年來,我國氫能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可再生能源制氫勢頭強勁,應用場景加速拓展,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陜西研發首條氫燃料電池系統裝配線,填補當地燃料電池系統生產的空白,產品性能全國領先;北京氫能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三級跨越,提前完成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等關鍵零部件的自主化應用;四川實現“制儲運加用”氫能產業鏈全覆蓋,不斷拓展氫能在分布式能源、飛行器等領域的應用,打造“成渝氫走廊”……

      多位專家表示,在全球能源向清潔化、低碳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下,氫能產業已經成為當前能源技術變革的重要方向,要不斷完善產業生態,形成“虹吸效應”,推動氫能產業強鏈、補鏈、延鏈。

      綠氫是實現“雙碳”目標和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基礎。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直接制氫,可實現全生產流程基本不產生溫室氣體,有效降低碳排放。

      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我國規模最大的光伏綠氫項目“中石化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已全面建成投產,制氫規模達到每年2萬噸。在占地9700多畝的項目園區,太陽光正以最佳角度照射到50多萬塊光伏板上。這些光伏板的傾角均通過專業輻照測算,確保全年接受的太陽輻射最大化,年發電量近6億千瓦時,平均每天發電159萬千瓦時。綠電被輸送到綠氫工廠制取氫氣,實現“綠氫”替代“灰氫”的綠色降碳生產。

      “這是綠氫煉化首次實現規模應用,對煉化企業大規模利用綠氫實現碳減排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應�!睒I內專家表示,隨著技術和產業創新,綠電綠氫一體化生產、氫能基礎設施和氫基碳中和解決方案等將逐步走向成熟,預計未來10-15年將是綠氫產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并有望實現綠氫在主要應用領域的規�;渴�。

      綠氫技術為氫能產業上游的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產業下游的延伸則有賴于氫能與交通運輸業、制造業、建筑業等領域的“跨界聯動”。

      近年來,氫能的應用場景加速拓展,產業鏈中下游實現“多點開花”。我國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成功達速試跑,實現全系統、全場景、多層級的性能驗證;全球首個氫氣品質移動檢測車公開亮相,攻克可移動化氣體痕量高精度分析技術的“卡脖子”難題;國家能源氫儲運創新平臺組團上陣,推動我國氫儲運關鍵技術自主化和產業鏈自控……

      據國家能源局科技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氫能示范應用在交通領域有序推進,在工業、建筑、儲能等領域積極拓展。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銷售量新增5791輛,同比增長約72%;已建成加氫站407座,其中綜合能源站已經成為主要建站方式,占比達到58%。

      在常規領域之外,未來產業加速賦能,氫能產業與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探索“AI+氫能”的行業智能化之路。

      在上海,我國首個外部環境感知、整車集成優化控制的人工智能系統正式發布,為氫能物流車提供了更節能、更長途的解決方案,實現發動機壽命提高15%,續航里程增加20%;在天津,全球首臺氫電混合動力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公開亮相,搭載港口全面數字孿生技術底座,依托5G通信技術、北斗導航技術,無需借助任何標記物,即可實現自動駕駛。

      “氫能與人工智能的融合,將有效拓展氫能市場應用的新空間,助力我國實現‘2035年形成多元氫能應用生態’的戰略目標�!敝袊a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宇表示,人工智能與氫能的跨界融合創新有著重大的示范效應,隨著人機協同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與氫能的“兩能”融合將助力達成“雙碳”目標,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可持續和智能化發展。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相關閱讀
      • 優化支付便利 讓“宜游”變“易游”

        “我要為你們的態度和效率點贊!”一位來自日本大阪的游客在天津市一家酒店大堂服務臺對當地銀行工作人員稱贊道。 前不久,這位游客來華旅游,計劃入住天津,但是酒店POS機具不支持使用JCB(Japan Credit Bureau)標...

        時間:04-26
      • 推進規�;瘧� 我國軟件產業持續做大做強

        我國軟件產業在四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軟件產業發展快速增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骨干企業加速涌現,產業業態日益完善。工信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軟件收...

        時間:04-26
      • 琶洲算法大賽啟動 助推AI大模型行業應用落地

        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趙竹青)4月23日,2024年第三屆琶洲算法大賽正式啟動。本屆大賽由廣州市人民政府、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聯合主辦,通過設置算法優選賽、創新應用賽、AI大模型挑戰賽等多個組別的比賽,促進人工...

        時間:04-26
      • 3歲智能人“通通”入選中關村論壇重大科技成果

        通用智能人“通通”。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趙竹青)4月25日,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在北京開幕,10項重大科技成果發布。其中,以全球首個通用智能人小女孩“通通”等為代表的一系列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入...

        時間:04-26
      • 人民車評:新面孔涌現新賽道 北京車展匯聚全球目光

        “這是北京車展嗎?更像是慕尼黑車展�!�4月25日,在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2024北京車展)現場,一位自媒體主播對著鏡頭說。 時隔四年,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攜全新產品再次以高規格參展2024北京車展,全球汽車...

        時間:04-26
      • 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人“通通”亮相

        原標題: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人“通通”亮相  “嗨,我叫‘通通’,很高興認識你們!”在25日舉行的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發的全球首個通用智能人“小女孩”——“通通”可愛亮相,...

        時間:04-26
      • 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方案公布

        原標題: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方案公布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25日公開發布《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中關村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時間:04-26
      • 神舟十八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

        人民網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趙竹青)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在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從飛船返回艙進入軌道艙。北京時間2024年4月26日05時04分,在軌執行任...

        時間:04-26
      • 神舟十八號與中國空間站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

        人民網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趙竹青)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入軌后,于北京時間2024年4月26日3時32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整個自主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 按任務...

        時間:04-26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