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日電 (記者王連香)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消息,4月30日,國鐵集團披露2023年度和2024年一季度財務決算。2023年,國鐵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454億元,同比增長10.5%,凈利潤33億元;2024年一季度,國鐵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833億元,同比增長4.2%,國鐵企業經營業績持續平穩向好,經營效益大幅提升。
國鐵集團財務部負責人介紹,2023年以來,國鐵集團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構建鐵路“六個現代化體系”,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鐵路客運創歷史最好水平。充分發揮現代化鐵路網優勢,優化列車開行方案,加大高峰時段客運能力供給,2023年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36.8億人次,高峰日發送旅客突破2000萬人次,全年和高峰日旅客發送量均創歷史新高。2024年一季度,圓滿完成春運、全國兩會運輸服務保障任務,妥善應對春節前后兩輪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持續優化客運產品供給,多項客運指標再創歷史最好水平,國家鐵路發送旅客9.66億人次,同比增長27.9%。
二是鐵路貨運增量提質降本成效顯著。全力保障電煤、糧食、化肥等重點物資運輸,積極推進多式聯運、物流總包開發,試點推出高鐵快運整列批量運輸,不斷提升貨運服務質量,2023年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9.1億噸,創歷史新高。2024年一季度,加快推進鐵路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全國規劃的40個鐵路物流中心全部掛牌成立,助力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9.42億噸。
三是鐵路建設任務圓滿完成。2023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645億元,同比增長7.5%,成為“十四五”以來鐵路投資規模完成最多的一年;投產新線3637公里,其中高鐵2776公里,至2023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5.9萬公里,其中高鐵4.5萬公里。2024年一季度,鐵路建設持續優質高效推進,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48億元,同比增長9.9%,較好發揮了鐵路投資對全社會投資的有效帶動作用。
四是鐵路科技自立自強取得新進展。牽頭組建鐵路科技創新聯盟,成功舉辦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暨世界鐵路合作發展論壇,CR450科技創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列車實現明線單列時速453公里、交會時速891公里運行。2024年一季度,持續開展CR450動車組樣車研制和時速400公里鐵路基礎設施技術研究,推進智能高鐵、現代物流、應對雨雪冰凍等關鍵領域科研攻關,加快培育和發展鐵路新質生產力。
該負責人介紹,2023年以來,國鐵集團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成效顯著。積極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旅客發送量穩步增長,成為中印尼高質量合作的“金字招牌”。中老鐵路客貨兩旺,國際黃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彰顯。匈塞鐵路塞爾維亞貝諾段安全平穩運營、諾蘇段工程建設有序推進。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開行數量強勁增長,運輸服務品質不斷提升,有效保障國際供應鏈穩定暢通。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老少邊和脫貧地區完成鐵路基建投資4076億元,又有22個縣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堅持開好公益性“慢火車”、農產品專列,脫貧地區運送旅客2.1億人、貨物7.7億噸。
該負責人指出,2023年,國鐵集團積極適應人員流動加速、客運市場復蘇的新形勢,加強客運組織,旅客發送量和客運收入實現歷史最好水平,加快推進鐵路現代物流體系建設,靈活實施市場化運價,加強跨區域營銷協調,盡最大努力增運上量,客貨運輸總收入完成9640億元、同比增長39%,實現凈利潤33億元。合資鐵路公司經營效益明顯提升,實現總體盈利。2023年末,國鐵集團資產負債率65.54%,較上年末降低0.84個百分點,鐵路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鐵集團將加快構建鐵路現代化經營管理體系,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深化鐵路改革創新,促進客貨運輸增運上量,全面加強預算管理,推動運輸業與非運輸業一體化經營,持續抓好節支降耗工作,不斷提升國鐵企業經營質量和效益,為鞏固和增強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作出新貢獻,以實際行動服務和支撐中國式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