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日電 (記者杜燕飛)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日前發布的《消費者金融健康——從理念倡導到實踐探索》(以下簡稱報告)認為,青年金融健康狀況值得關注,建議將金融健康作為國民金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抓起,幫助未成年人逐漸形成基礎的金融思維,在走向社會時更加從容地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金融事務。
報告指出,金融健康用于衡量個人、家庭、企業在多大程度上順暢地管理日常收支、穩健地應對財務沖擊、周全地準備未來成長發展所需金融資源,并保持財務掌控力。在微觀層面,消費者金融健康關乎為數眾多的個人、家庭、小微經營主體的韌性與發展;在行業層面,消費者金融健康意味著好客戶與業務成長潛力,也是金融服務供應商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在宏觀層面,消費者金融健康是金融穩定和社會安全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報告》采用主觀和綜合兩種評估方式對30602份有效樣本進行分析,發現約四成消費者處于比較健康或非常健康狀態,13%的受訪者金融健康狀況需要‘重點關注’�!敝袊栈萁鹑谘芯吭海–AFI)院長貝多廣介紹,集中表現在:30歲以下青年人的金融健康狀況更需關注,保險保障覆蓋程度在各群體有待改善,鄉村居民的債務可控比例較低,靈活就業者和小微企業主流動性緊張問題最為突出。
基于此,在宏觀層面,報告建議,以金融健康建設為抓手,鍛造普惠金融的新質生產力。未來應該充分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以深度數據應用和科技創新為驅動力,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從實現可得性到追求更廣泛的消費者金融健康良好結果。
同時,將金融健康作為國民金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抓起,幫助未成年人逐漸形成基礎的金融思維;運用新技術、創造新模式寓教于樂、有效助推,在“可教導的時刻”實現最有效的影響力;形成長效更新機制,不斷提升金融教育的框架、主題、內容和形式。
在行業層面,報告建議,持續度量金融健康,為業務優化提供信息和證據。大力推動普惠保險發展,持續加固社會安全網。加強關注重點人群,增強賦能的針對性。通過行為助推和實驗分析,拓展聚焦金融健康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