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港股為何強勢反彈
5月13日,恒生指數收盤19115.06點,這是該指數時隔9個月重新站上19000點。近期,港股市場的反彈引發廣泛關注。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近期港股加速反彈源于多重因素共振。從國內基本面看,春節后經濟回升向好的跡象逐步明確,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表現較好。3月份、4月份的制造業PMI分別為50.8%、50.4%,連續2個月位于擴張區間,制造業繼續保持恢復發展態勢。
東源投資首席分析師劉祥東表示,今年以來,在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刺激下,國內經濟穩健發展、持續向好,港股權重的互聯網板塊部分龍頭公司,展現出較強的穩定盈利能力。較低的估值以及較高的凈資產收益率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和青睞,成為推動港股市場近期連續上漲的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海外投資者情緒同樣有所改善。明明表示,在經歷了一季度波折的通脹改善進程后,市場認為美國通脹正在逐步下行、勞動力市場存在走弱風險,以及美聯儲存在年內降息1次至2次的可能。隨著市場根據美聯儲寬松的可能性重新定價,資金快速向全球股市流入,港股同樣從中受益。劉祥東分析,外資在亞太地區的配置重心重新轉向港股,南向資金也在不斷凈流入港股市場,為港股市場上漲提供了資金支持。
政策層面的多項利好,包括改善跨境互聯互通機制、推動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共同發展的一系列措施,也增強了市場的流動性和穩定性,為港股注入了不少信心。明明表示,以新“國九條”為代表的資本市場政策密集釋放,投資者對港股風險偏好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在4月19日發布了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進一步拓展優化滬深港通機制、助力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共同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協同發展。措施中特別提出,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據統計,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制度規則發布實施一年來,已有72家企業完成赴港首次公開發行(IPO)備案,赴港上市融資渠道暢通,有力支持內地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規范發展。
劉祥東認為,隨著全球經濟周期的變化,港股在經歷了3年調整之后,或將在經濟周期輪換中開啟新一輪牛市行情。一方面,截至2023年底,中國大陸企業在港股市值占比接近八成,經濟基本面成為影響港股走勢的重要因素。伴隨著國內專項債的加快使用、設備更新的逐步推進,一攬子穩增長政策有望推動經濟基本面逐步修復,從而帶動港股震蕩上行。另一方面,市場預計美聯儲的高利率政策已接近尾聲,未來隨著美債利率的下行,美元指數走弱,有望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流向港股,推動港股逐步上行。
隨著投資風格的變化,近期投資者比以往更加看重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專家預測,隨著國內經濟基本面改善,且呵護二級市場平穩運行的資本市場政策效果有望持續釋放,預計港股觸底反彈的趨勢還將延續。(記者 勾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