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財經  »  經濟觀察

      招投標市場迎來新規范

      原標題:招投標市場迎來新規范

      招標投標市場近日迎來重磅文件。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范健康發展的意見》,對未來一個時期我國招標投標市場的改革創新和規范發展進行了部署。

      中國招標投標協會副會長李小林介紹,《意見》是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發布以來,最有系統性、最有創新意義的政策文件。該文件在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問題方面作出努力,兼顧了發展和規范。

      針對當前招標投標市場存在的制度規則滯后、交易壁壘難破除等突出問題,《意見》從改革創新招標投標制度設計、縱深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實現全流程全鏈條監管等方面,提出多項重點任務。比如,在完善招標投標制度體系方面,《意見》強調,優化制度規則設計,加快推動招標投標法、政府采購法及相關實施條例修訂工作,著力破除制約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制度障礙。

      在完善評標定標機制方面,《意見》提出,改進評標方法和評標機制,規范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適用范圍,全面推廣網絡遠程異地評標,推行隱藏投標人信息的暗標評審;優化中標人確定程序,探索招標人從評標委員會推薦的中標候選人范圍內自主研究確定中標人,實行定標全過程記錄和可追溯管理;加強評標專家全周期管理,建立評標專家日�?己嗽u價、動態調整輪換等機制,實行評標專家對評標結果終身負責。

      業內專家認為,這些改革舉措進一步明確了招標投標過程中的各方責任,致力于建設公平競爭的招標投標市場。

      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負責人介紹,針對中小企業投標難、中標難的問題,《意見》提出,完善支持中小企業參與的政策體系。優化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舉措,通過預留份額、完善評標標準、提高首付款比例等方式,加大對中小企業參與招標投標的支持力度。探索將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招標投標情況列為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考核內容。

      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點�!兑庖姟诽岢�,推動招標投標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融合發展。制定實施全國統一的電子招標投標技術標準和數據規范,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推廣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同時,創新招標投標數字化監管方式,推動現場監管向全流程數字化監管轉變。

      李小林認為,《意見》提出加快推進智慧監管,對監管手段和方式進行了創新,明晰權責的同時將提高監管效率和質量。

      上述負責人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各地方在改革招標投標管理體制、改進評標定標機制、推行全流程電子化招標投標、推進數字化智能監管等方面大膽創新,對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予以積極推廣。

      例如,近年來,江蘇省在招標投標活動中以智能化為突破口,完成遠程異地評標協調系統開發建設。依托全省統一評標(評審)專家庫,實現省內“評委異地化、評標遠程化、監管智能化”。推廣智能輔助評標,評標時間縮短45%以上。通過專家評標行為大數據分析功能,約束和規范專家評標行為。

      河北省全面推行“雙盲”評審改革,實施評標專家“盲抽”,從專家庫隨機抽取專家,不顯示姓名、聯系電話等信息;推行技術標暗標“盲評”,避免專家打“人情分”。通過“雙盲”評審改革,有效避免對不同所有制企業“差異化”對待,破除評標區域壁壘,遏制人為干預和暗箱操作,優化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

      該負責人表示,按照《意見》部署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健全工作推進機制,細化實化各項任務,指導督促地方政府部門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記者 吉亞矯)

      • 相關閱讀
      • 變演藝流量為城市“留量”

        原標題:變演藝流量為城市“留量”  將演藝空間和公共空間相融合,突破傳統演出的場地限制,因地制宜開發戲劇IP,降低演出場地的成本,可實現對城市文化的新引領和再塑造。   有人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也有人在...

        時間:05-19
      • 港股為何強勢反彈

        原標題:港股為何強勢反彈  5月13日,恒生指數收盤19115.06點,這是該指數時隔9個月重新站上19000點。近期,港股市場的反彈引發廣泛關注。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近期港股加速反彈源于多重因素共振。...

        時間:05-19
      • 《財米油鹽》| 樓市重磅政策,放了哪些“大招”?

        伴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變化,房地產政策也在動態調控中迎來了新一輪重磅優化。 樓市新政有何重點、亮點?如何理解政策變化內涵?《財米有鹽》帶您一文讀懂。 重點一:下調首付比例下限 對于買房認來說,首...

        時間:05-18
      • 上市銀行做好五篇大文章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含“金”量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杜燕飛)安永日前發布的《中國上市銀行2023年回顧及未來展望》(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3年上市銀行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運營管理效能...

        時間:05-18
      • 業界談人工智能:與產業深度融合 賦能千行百業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杜燕飛)“人工智能發展不是‘短跑’是‘馬拉松’,比拼的是耐力�!薄拔覀円3趾闷嫘�,擁抱不確定性�!痹诮张e辦的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上,參會嘉賓表示,要充分發揮我國工業體系完...

        時間:05-18
      • 加強數據賦能 多方協同提升政企采購現代化水平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記者許維娜)近日,第三屆政企采購數字供應鏈生態大會在太原落下帷幕。本次大會以“鏈接·協同·再生”為主題,探尋提升政企采購現代化水平、推動數據賦能全產業鏈協同轉型發展新路徑。 大會現...

        時間:05-18
      • 新能源二手車受市場關注 業界探索保值新思路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夏曉倫)今年4月上半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首次突破50%,超越傳統燃油車,形成油電并行市場格局。而在新能源車大火的帶動下,新能源二手車的交易也開始增長。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

        時間:05-18
      • 繪說現代化丨破“土”而出!土特產出圈撐起大產業

        2024年一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累計建設18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023年,從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高4000多元......打造更多爆款土特產,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為農業強...

        時間:05-18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