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大涼山腹地的阿布洛哈,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彝語中意為“人跡罕至的地方”。這里的人們一度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所有的物資運輸僅靠人背馬馱,如今的阿布洛哈因“全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而為人熟知。
2020年6月,歷時1年修建的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實現了“車路雙通”,村民們坐車10多分鐘可出村、2小時能到縣城,人均年收入提至9000元,這個曾經的極度貧困村由此順利脫貧。
十年來,四川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超2800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23萬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36.9萬公里,累計新增181個鄉鎮、6844個建制村通硬化路,以縣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網點的農村公路網絡基本形成;建成溜索改橋77座,全面結束偏遠山區群眾溜索出行歷史。
記者從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僅2023年,四川就新改建農村公路1.9萬公里,新增138個鄉鎮通三級公路、6066個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基本實現撤并村與新村委會直連直通;建成幸福美麗鄉村路3632公里,新增80個縣級以上產業園區通雙車道及以上公路。
四川省“四好農村路”取得的成就可以說是我國“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十年來,通過交通運輸部等有關部門和各地區的努力,我國“四好農村路”建設成效顯著,不斷向農村居民家門口延伸,讓許許多多深山鄉村實現跨越式發展,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農村公路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
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23年,我國新改建農村公路250萬公里,累計解決821個鄉鎮、7.06萬個建制村通硬化路難題,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60萬公里。
十年來,交通運輸部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助力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載體,重點部署、重點支持、重點推動。
2015年以來,交通運輸部先后在甘肅慶陽、湖北竹山、山東臨沂、浙江安吉、四川蒲江、貴州長順、河南蘭考、福建寧德、江西井岡山等地召開“四好農村路”會議,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掇r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規和政策性文件的出臺,逐步構建農村公路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不斷增強農村公路發展的內生動力。
十年來,全國累計投入車購稅資金7461億元,有效帶動了全社會投資4.2萬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50萬公里。截至2023年年底,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60萬公里,全國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客車、郵政快遞,農村“出行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四好農村路”的高速發展同樣也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十年來,各地交通運輸部門把“四好農村路”作為貫徹落實區域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大力推進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增速。
大灣村曾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最為貧困的山村之一。2016年以來,大灣村完成農村公路升級改造,并引進市級龍頭企業蝠牌茶業帶動農戶發展茶產業,村民們通過參與茶園管理、茶葉采摘、炒制加工等,拓寬了收入來源。錢袋子鼓了,精氣神也變了。每到采茶季,村里歡聲笑語、處處茶香,大灣村獲得了“安徽最美茶村”的美譽。
重慶市武隆區后坪鄉也因地制宜打通發展“最后一公里”。作為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為破除發展瓶頸,2017年至2019年,武隆相繼修通江后路、桐后路兩條總長71公里的對外大通道,開通武隆城區至后坪鄉的班線客車,加快推進全區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
2021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v觀“四好農村路”多年建設成效,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在帶動百姓致富奔小康、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同時,也扭轉了農村地區的交通和區位劣勢,引導貧困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進程大大加快。
十年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交通發展道路日漸清晰,“四好農村路”也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助推器,真正為農民群眾引來“活水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