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部上周四發布10月全球棉花供需報告,報告中上調全球產量50.1萬噸至2532.7萬噸,同時下調全球消費量14.8萬噸至2326.9萬噸,其中中國消費量下調43.6萬噸至783.8萬噸;報告同時調增全球期末庫存56.5萬噸至1722.5萬噸,其中中國庫存調增24.6萬噸至820萬噸。美國農業部報告利空雖然意料之中,但在北半球棉花集中上市,下游消費的持續萎靡繼續打壓棉價,未來棉價仍將維持弱勢運行。
一、宏觀面分析
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CPI&PPI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1.9%,同比漲幅較8月收窄0.1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3.6%,同比增速創35個月新低;環比降幅也延續此前兩月的收縮之勢,縮小到0.1%。我國CPI水平再次回到2以下,顯示我國通脹壓力降低,未來物價水平基本可控,全年實現CPI4%目標基本無礙。9月份PPI下降幅度略高于預期,但PPI環比下降幅度放緩,表明國內需求水平正在逐步改善。隨著貨幣供應量增速的明顯加快以及市場需求的復蘇,預計未來PPI環比下滑幅度將收窄,經濟總體呈現筑底企穩跡象。
二、基本面分析
進口方面:據海關數據統計,2012年9月份我國累計進口棉花26.29萬噸,相比上月減少4.26萬噸,減幅為14%,今年1-9個月累計進口402.94萬噸,同比增加208.64萬噸,增幅達到107%;2011/12棉花年度(2011年9月-2012年8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544.04萬噸,同比增加286.56萬噸,增幅111.30%。由于內外棉巨大的價差,外棉繼續大量涌入,對我國棉價形成壓力。
拋儲收儲情況:國家9月3日開始向社會投放儲備棉資源,截止9月29日,國家累計投放儲備棉1043317噸,累計成交493739.8噸。國家在9月份集中向社會輪轉出近50萬噸儲備棉,緩解了社會優質棉花資源短缺,同時加上新棉的陸續上市,未來社會棉花供應將趨于寬裕;截止10月15日,國家累計實現收儲841450噸,其中新疆完成交儲680270噸,成交比例80.84%,內地完成交儲161180噸,成交比例19.16。由于棉花需求萎靡,企業交儲普遍積極,今年的交儲進度要遠遠超過去年。
下游需求方面:由于受歐洲債務危機以及全球經濟放緩影響,我國紡織品出口、內貿嚴重放緩,紡織企業虧損加大,限產減產現象增多。從9日紡織工業部電視會議的數據來看,1-7月,美、日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金額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歐盟進口增速下降幅度超過20個百分點。1-8月,全國限額以上企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6.5個百分點。
三、技術面分析
周二,鄭棉主力1301小幅跳空高開,隨后盤中震蕩走高并一舉突破20日均線壓制,短期來看,棉價仍有進一步上沖可能,以測試20000元/噸整數關口。從盤面情況來看,由于空頭回補平倉致棉價攀升,成交量和持倉量均大幅減少減少,資金參與度有所降低。在全球棉花供應過剩的大背景下,主動性買盤偏少,鄭棉依然維持弱勢整理態勢。
四、總結
近期美國農業部大幅調增全球棉花期末庫存,其中中國期末庫存提高約25萬噸至820萬噸,受累于歐洲債務危機以及全球經濟下行影響,棉花需求持續萎靡。而從10月15日開幕的廣交會成交情況來看,情況也不甚理解,外商客戶下單普遍比較吝惜,顯示未來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壓力依然較大,棉花需求難以短時間復蘇。另一方面,國家不限量收儲政策對國內棉價支撐依然強勁,截止至10月15日,已累計實現交儲逾80萬噸,企業交儲積極。未來在下游需求與政策托市影響下,棉價仍將維持弱勢趨穩走勢。
五、操作建議
未來棉價仍將維持區間震蕩格局,CF1305合約運行區間為18500-19800元/噸,投資者應在此區間逢高空,中線操作為主。具體操作點位投資者依據具體盤面變化和自身風險偏好靈活把控。(新華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