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財經 > 投資理財

      結構性理財產品有陷阱 投資者小心被忽悠

      2013-08-28 10:37:34 來源:證券日報

        ■俞 悅 

       

        

       

        近日,媒體爆出星展銀行銷售的某款結構性產品預期收益“虛假”,甚至可能是一款“負收益”產品,引發了質疑者與星展銀行的爭議。撇開雙方爭執的是非曲直,普通投資者購買結構性理財產品應該有所警惕:如果你是“門外漢”,千萬別被銷售人員吹噓的高收益而動心,否則,發財夢帶給你的或許是夢魘。

       

        所謂結構型理財產品是指在產品設計中嵌入了金融衍生工具,理財產品的收益與金融衍生工具最終投向的標的表現掛鉤的一類理財產品,是將固定收益證券的特征與金融衍生工具特征融為一體的理財產品。結構型理財產品的回報率通常取決于掛鉤資產(掛鉤標的)的表現。根據掛鉤資產的屬性,結構型理財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外匯掛鉤類、指數掛鉤類、股票掛鉤類和商品掛鉤類等。

       

        目前,國內理財產品同質化日趨嚴重,產品風險收益結構單一,特別是在肩負“攬儲”的重任下,銀行理財競爭更加激烈。于是,國內銀行紛紛大力開發、發行了結構性理財產品。

       

        根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今年以來(截至7月31日),在14871款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中,有93款產品未達預期收益率,未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的產品主要是結構性產品和少量信托類產品。

       

        理財專家指出,與非結構性產品不同,投資者在進行結構性產品投資時,預期收益率更多的是一個參考因素,而不是做出投資決策最主要的依據。在參考預期收益率的同時,投資者還需綜合考慮以下幾個產品因素:產品收益類型、產品掛鉤標的、產品收益結構、提前終止及延期設計。

       

        不同類型的標的市場有著各自顯著不同的市場特性,不同的掛鉤標的也影響著結構性產品最終的風險,投資者應該盡量選擇與自己熟悉的標的市場掛鉤的產品。

      編輯:崔 凡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