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滬深兩市股指低開低走,盡管早盤創業板一度翻紅,但權重股出現調整,拖累股指下行,市場出現了三連跌的走勢。最近市場的新熱點集中在金融互聯網的創新上,蘇寧云商連續大漲,顯示出游資的追逐特性;早盤,民生銀行出現快速沖高,顯然也與淘寶的合作傳聞有關聯。此前強勢板塊上海自貿區、土地改革、金融改革、傳媒娛樂等板塊均出現大幅回落。截至收盤,滬指報 2185.56點,跌幅2.05%,成交1325億元。
筆者認為,四大原因導致昨日大盤的暴跌:1、自貿土改金改股全線退潮,題材股集體萎靡。上海自貿區暴跌,金改股等全線回調,特別是龍頭上港集團、輝隆股份、紅豆股份的跌停嚴重打壓了市場人氣。2、 IPO 重啟傳言打壓市場信心。上周五證監會召開相關會議,對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有關問題進行集中研討,會議聽取了相關機構、專家的建議。據悉, IPO 改革的相關意見目前仍在完善中,最新方案相比意見稿進行了操作層面修改,但未最終定稿。而十一長假前后或是相關意見發布敏感期。IPO的重啟時間尚無定論。3、節前資金面緊張,市場過節氛圍濃厚。雙節臨近,很多投資者都提前休假,市場上過節氛圍濃厚,昨日賣出股票取錢能過節。4、技術上的需求,大盤連續上漲需要回調。近期,大盤在相關概念股的帶領下,強勢上漲,盤面上積累了相當多的獲利籌碼、獲利盤,回調壓力巨大。
筆者認為,節前人氣清淡,主板在大漲之后終于借過節來了一次較大極別的調整,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自貿區、優先股等前期推漲的概念退潮,直接導致了主板的下跌。筆者認為,概念炒作終不能長久,內生性的增長才會產生持久性行情。創業板在連續大漲之后昨日反而抗跌,回顧去年底以來的翻倍行情,創業板能持續上漲近一年,正是緣于新興產業的內生性增長所帶來的股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