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產品被瘋搶的情況如今也發生在基金子公司產品身上。證券時報記者獲悉,近期由德邦創新資本發行,投資上海中心區一地產項目的產品,僅數小時便被搶購一空;而另一款由華宸未來資產發行,投資大連剛需房項目的產品,也在一日之內售罄。
由于基金子公司發行的類信托產品平均收益率普遍高于信托公司發行的產品,隨著前者市場認可度的提升,其產品亦開始受到市場追捧。而如今信托公司顯然也已關注到這一趨勢并準備應戰,第一步便是提高信托產品的收益率。
基金子公司
借高收益產品開拓市場
在新《基金法》公布后的近一年時間中,多達44家基金子公司相繼成立,其資產管理規模也迅速突破2000億元。在項目方面,基金子公司可謂火力全開,借高收益的類信托產品開道,成為各大基金子公司擴張的利器。
據悉,基金子公司發行的類信托產品與傳統信托產品結構幾乎一致。有基金子公司人士坦言,由于初涉信托領域,只能通過讓利給投資者才能搶占一定的市場份額。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澎稱,從客戶角度來看,一款信托產品只有50個300萬元以下的名額;而子公司產品卻有200個,大大提高了優質客戶買入的機會。此外,目前子公司產品的收益普遍會比信托產品高出1%個百分點。
“隨著公眾對基金子公司平臺發行產品的熟識,如今其產品銷售非�;鸨�,尤其是類信托的產品。”啟元財富內部人士稱。
不僅如此,基金子公司與信托公司還展開了一場人才爭奪大戰。由于有誘人的股權激勵機制,基金子公司去年以來從信托公司挖角到不少優秀人才�?v觀基金子公司管理層,大部分來曾是各大信托公司中高層核心人員。
深圳某信托公司管理人士向記者吐苦水,“如今信托公司的人才流失非常嚴重,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信托人才最后都為別人做嫁衣。”
信托應戰:
提高產品收益、加薪
如今信托市場已經開始被基金子公司慢慢蠶食,而在基金子公司產品高收益的逼宮下,信托產品的收益不得已提高0.5~1個百分點。
好買基金8月信托月報顯示,8月41家信托公司成立324只固定收益信托產品,其中1年~2年(含)期信托產品收益突破9%,達9.01%,接近1年的最高值;2年~3年(含)期產品的收益率也提升至8.87%。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澎表示,目前基金子公司等推出的類信托產品以高收益攬客,給信托公司帶來一定的壓力,從而間接推動信托產品收益走高。但整體而言,目前信托產品的銷售情況依然較好。
“目前基金子公司提供的產品相對較少,我們的產品相對豐富,且市場認可度更高,因而短期內并沒有給我們造成很大沖擊。”中部某信托公司財富管理中心人士負責人稱。
除了提高信托產品的收益率外,一些信托公司還醞釀為信托經理加薪以留住人才。證券時報此前對30家信托公司發放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21%的公司信托經理今年的薪酬水平上升了10%~15%。
而更為重要的是,相較基金子公司而言,信托公司經過幾年的資本積累,一旦項目出現風險,可以憑借自身資金實現剛性兌付。但多數基金子公司注冊資本僅數千萬元,一旦項目違約,投資者面臨的風險將驟增。畢竟,單一項目募集的資金就以數億計。劉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