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幾天,該廠另兩個股東李健東、李健偉均承認,廠里的確沒有《醫療器械注冊證》。
假牙成本幾十元到醫院賣6000
在精佳藝義齒加工中心,老板都不在廠里居住。
每天上午,老板黃禹超、李健東、李健偉和業務員周德彬會陸續出現。“三個老板每天出去多是送貨。”幾名技工透露,老板們和業務員手里都有多個診所和醫院的資源。
為摸清該廠的銷售渠道,11月中旬,另一路新京報記者以應聘業務員為名進廠。
“你要是有醫院和診所的資源,我們有的業務員每月能賺好幾萬。”該廠負責招聘的股東李健東說。
記者提出,想先跟老業務員去固定客戶那熟悉一下業務,李健東同意。
業務員自曝推銷伎倆
“假牙這生意,其實沒啥跑的。”11月15日,業務員周德彬向記者傳道。
周德彬稱,他在大、小假牙加工廠做業務員十多年,對訂單流程非常熟悉。
一顆假牙出廠流程很簡單,業務員與醫院或診所接觸、熟絡,從各個門診拿到訂單,取好模型后,直接送到加工廠,大概一個星期,假牙做出后,再由業務員送至門診。
周德彬的技巧是:每去一家醫院或診所,都會囑托業務員將樣品做得特別精細,告訴醫生,自己有能力保證產品質量。
“如果診所是醫生自己開的,你就得報實價;如果聯絡的醫生是外聘的,你可以報高點價,必須跟他說好提成。”周德彬稱,如果到了公家醫院,要先找科室主任談,“你要先拿低價吸引他,給他甜頭,讓他用你的產品,至于主任怎么給患者定價,咱們不管,假牙真正的暴利在醫生那,真正賺大錢的是他們。逢年過節一定要送禮,穩住這些關系。”
周德彬稱,一般而言,大醫院不會采用像精佳藝這樣的小廠產品,廠子的目標客戶群是中小醫院和診所,“他們很少會問你廠里的資質問題,你頂多拿上咱們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復印件,對方一般不向你要《醫療器械注冊證》,大家都心知肚明。”
除從醫院和診所直接拿活外,業務員還有“外活兒”。
業務員外出跑活,有些義齒加工廠訂單量大,忙不過來,業務員從其他加工廠拉來訂單,他們自己做,“完工后直接送給門診醫生,患者根本不知是哪家工廠做的。”
旺季每天出廠幾百顆假牙
精佳藝義齒加工中心一位姓徐的東北技工說,假牙生意分淡旺季。
夏天氣溫高,患者鑲假牙容易引發口腔炎癥。秋冬季節日較多,患者訪親探友,為看起來美觀,大多會選擇這個時段鑲假牙。
石膏部技工蔣鵬程說,生意好時,廠里一天出幾百顆牙很正常,都是直接送到診所和醫院,另外還有一些外地的代理客戶,他們通過快遞收發貨。
11月16日,記者上午再次到廠里等黃禹超等人外出送貨,在生產間旁的一間小屋子里,黃禹超等人正在整理已出的“活兒”。
“一個盒子就是一個‘活兒’。”黃禹超指著桌子上巴掌大小的塑料盒子,約有40多個,每個盒子都有一張精佳藝的加工單,加工單上擱著做好的假牙產品,部分假牙用小塑料袋簡單包裝,記者發現,一個裝假牙的盒子里還有死蒼蠅。
每張出貨單上,都注明來自哪家醫療機構、患者姓名、取送貨信息等,但醫療機構的名稱大多模糊。
這些出貨單上標明的,有十幾個醫院、牙科門診等機構的名稱。
“廠里基本每天都是六七十個活兒。”周德彬說,“客戶基本都是合作多年的,不愁不穩定。”
這間屋子里放著四五個賬本,上面登記了每個業務員每天的業務量,賬本顯示,業務員每天都會有五六單活兒,在一張標注10月31日的賬面上,北京恒安中醫院就有6個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