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期臨近,酒店才告知婚宴被改到小廳;把車開到4S店維修,誰知工作人員將車開出,發生了交通事故……去年一年,西安消費者遭受了不少憋屈事。昨日,市消協公布去年十大維權案例,為消費者維權提供參考。
案例一
買贈地點突然變 受辱暈倒送醫院
去年3月31日,王女士參加一家超市的買贈活動,排在隊伍的第二名。誰知超市臨時更換買贈地點,等王女士趕到新地點,工作人員卻以王女士沒排隊,將她拽出隊伍推出超市。隨后理論時,她還一度被辱罵,臉上被吐了口水,激動之下,王女士暈倒被送醫急救,并住院治療。最后經消協調解,超市賠償王女士2500元。
點評:商場超市組織的促銷活動,參加的消費者一多,就容易出現矛盾或安全隱患,這種促銷活動應盡量避免參加。如因參加此類活動權益受到損害,應及時維權。
案例二
小麥種子被調換 每畝產量都減半
去年5月24日,市消協接到薛某等30余戶農民集體投訴。原來,薛某等30余戶村民與一家種業公司簽訂合同,繁育323.4畝小麥良種。雖然合同上寫的種子是“矮抗一號”,實際上給的卻是“綿陽33號”。后來,因氣候、播種量等方面原因造成小麥減產過半。經消協調解,323.4畝地,種業公司共計補償了近十三萬元。
點評:購買種子時,要選擇“三證一照”齊全的單位購買種子,即“生產許可證”、“種子合格證”、“種子經營許可證”及“營業執照”。同時,應選用種子管理站已經審定的品種。
案例三
定做衣柜簽合同 安裝才知尺寸短
去年5月,嚴先生在一家專賣店花12000元定制了一套整體衣柜。安裝時,卻發現定制的2.57米衣柜高度僅有2.5米,柜體隔板、背板等板材也與約定不符。經市消協多次溝通,專賣店最終賠償5000元。
點評:目前定制家具,國家或行業缺少統一標準。因此,消費者在定制家具簽訂合同時,對所定制的材質、顏色、規格、式樣等進行約定,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四
車輛退賠誰之過 都是質量惹的禍
2010年10月,林先生花43萬元購買了一輛小轎車,一周后該車就出現報警、熄火等情況,維修多次。去年4月15日,車輛又出現問題去4S店修理,誰知工作人員將車輛開出發生了交通事故。林先生要求退賠遭到4S店拒絕。經消協調解,林先生將車退回,林先生拿回38萬元購車款。
點評:因4S店原因,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根本原因是車輛質量問題。因此提醒消費者在維修店修車時,務必保留好相關憑證。
案例五
婚禮大廳變小廳 婚期臨近很鬧心
劉小姐和男友在一家酒店訂好了2012年5月1日的婚宴,連請柬都發出去了,可婚期臨近,突然被告知婚宴訂重了,只能改到小廳。但劉小姐事先準備的背景、照片等都是按照大廳準備,如果換到小廳許多東西都不能用了。經消協調解,酒店為她們聯系了其他酒店,并補償3800元。
點評:婚紗、攝影、婚禮慶典和婚宴等訂制服務,應盡量簽訂合同,詳細約定相關事項,特別是對違約責任的約定應該盡量明確。
案例六
預交定金購地板 取貨才知已停產
2011年12月,付女士訂購了一品牌全套木門、窗套、木地板,并交付了定金。去年5月,木門和窗套已經裝好。7月,商家通知付女士預定的木地板沒貨了,廠家也不生產了。因為木門和地板是成套的,除了顏色搭配,地面預留高度也已經預留好了,付女士不愿更換其他型號。經調解,商家最終賠償損失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