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黨委副書記王東生介紹,同悅是江淮汽車2008年底推出的第一款經濟型轎車。由于經驗不足,未能發現在車身結構上存在內表面油漆不充分的問題,部分車輛使用一年后開始出現從內向外的銹蝕。對于已售出的產品,江淮一直在做售后服務,全力以赴進行整改,但由于涉及結構模具問題,難度很大。
據江淮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生產同悅轎車119271輛,部分存在銹蝕風險,其中已發現并主動免費維修處理6579輛。
同日,大眾(中國)通過其官方微博表示,大眾汽車一直并將繼續積極配合相關主管部門的工作。大眾汽車將攜一汽大眾及上海大眾實施主動召回措施以解決DSG問題。有關召回具體細節,大眾汽車將于近期公布。
而大眾7速DSG變速器問題在于“車主開車過程中普遍遇到短暫失去動力,且恢復后車身容易竄出去,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值得一提的是,央視“3·15晚會”曝光之前,大眾對問題車型拒絕實施召回。
自主車企反應積極
“雖然都被‘3·15晚會’曝光,但無論從品牌影響力,還是產品銷量上,江淮與大眾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不過,與大眾的回應相比,江淮對曝光事件的反應更加全面,說明也更加及時,這或許與大眾DSG問題早就見諸報端有關。”中國315法律網有關專家表示。
不過江淮內部人士卻道出了江淮如此反應的原因,該人士向《證券日報》表示:“江淮乘用車底子薄,一經曝光,都快被整死了,因此更要拿出超乎尋常的精力應對此事。”
江淮的確底子薄,尤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由于市場擠壓,在生產達不到規模效益之時,通過材料抽條降低成本,容易造成安全隱患。江淮市場部部長崔亦章對此表示,一直以來,自主品牌為成本所累,這個問題不能再捂捂蓋蓋、遮遮掩掩,江淮下決心要根治。
相對江淮,大眾對DSG問題的反應更顯得有點被逼無奈。一年前,大眾就因DSG問題多次被國家質檢總局約談,似乎是“大眾將積極配合國家質檢總局等相關部門,調查、解決產品可能涉及的問題”的態度,才讓其勉強過關。
此后,大眾針對中國臺灣地區用戶的DSG問題實施召回,但因其表示都是進行軟件升級,因此對中國大陸的用戶仍然采取DSG質量擔保期延長到10年或者16萬公里,并做軟件升級。不過仍有消費者投訴,即便通過軟件升級,DSG仍然有異響、聳車和動力中斷等問題。
據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元平介紹,今年2月底,質檢總局再次約見大眾公司,要求大眾公司采取召回措施,盡快解決DSG故障問題。3月16日,質檢總局依法通知大眾公司就DSG變速器動力中斷故障問題實施召回。大眾公司如果不履行法定義務,質檢總局將責令召回。
隨后,大眾才在其官方微博上做出上述聲明。
大眾DSG問題被如此關注,主要是因為其涉及車型眾多,且銷量龐大,包括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公司旗下的邁騰、速騰、高爾夫、朗逸、明銳等多款主力車型,而在2012年,大眾集團在華交付了281萬輛新車,占據國內汽車總銷量份額的15%左右。()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