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成本 讓作家維權“卡脖子”
與教材市場的“欠薪”相比,教輔市場的侵權更厲害。童話作家野軍就在微博上透露,《小學語文課本讀本·閱讀的翅膀》和《小學生課外提速度訓練》分別收錄了他的作品《還童石》和《荷葉船》,但是出版方和圖書主編均未和他本人聯系過,希望得到維權。
張洪波稱,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已得到老舍的著作權人舒乙和作家劉墉的授權,幫助這兩位作家“討薪”。其中著名作家老舍是被侵權比較嚴重的,因為老舍的文章是中小學語文教材的“�?�”,也是各類教輔書的常選篇目。“舒乙明確表示,選用了老舍作品的教輔書,沒有取得過他的授權,更沒有任何教輔書向他支付過稿酬。”
有類似遭遇的還很多。據一項統計顯示,某出版社出版的200多種教輔圖書,文字作品超萬篇,涉及作者約4000人,多數作者未獲得稿酬,且其中1000多篇文字作品沒有作者署名,很多外文作品的譯文也沒有譯者署名。
教科書出版單位 應受到約束
對于出版社不愿意支付作者稿酬,或者稿酬過低的問題,即將出臺的《教科書使用作品支付報酬辦法》或可成為有效的保障�!督炭茣褂米髌分Ц秷蟪贽k法》(征求意見稿)對教科書稿酬進行了提高,規定教科書匯編者支付報酬的標準是文字作品千字300元,美術、攝影作品每幅200元等。張洪波認為,此次《教科書使用作品支付報酬辦法》要落到實處,首先要確保作者的知情權,“如果連自己的作品選進了教科書都不知道,就根本談不上向出版社主張獲酬權了。”
近來文著協也建議,應賦予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檢查教科書編寫、出版單位支付稿酬情況的權利,教科書編寫、出版單位應定期將教科書入選的篇目、目錄(標題、作者等)向管理文字、美術攝影、音樂等作品和錄音制品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備案,相應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及時公告。同時,建議將各教科書編寫出版單位執行著作權法的情況納入出版社年檢范圍,給予約束。(新華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