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蒙特羅索與聶魯達、魯爾福等作家都是多年好友。年輕時的蒙特羅索,因為反對獨裁和美國壟斷中美洲香蕉種植園而流亡墨西哥。第二次流亡墨西哥時沒有足夠的錢,就去了鄰國智利,當時的聶魯達已經是年輕作家的庇護人,但蒙特羅索由于太羞澀而不敢去他家。當聶魯達看到蒙特羅索發表的《泰勒先生》,主動邀請蒙特羅索去他家做客,就這樣,蒙特羅索和他建立了多年的友誼。
由于朋友們的幫助,蒙特羅索得以在墨西哥安頓下來,他在墨西哥大學任教了三十多年,直至退休。
擁有笑意盈盈的圓臉,富恩特斯說他“蒙特羅索是最純凈、最睿智、最透明、最常保持笑容的西班牙語作家。”與他的樂觀外表不同的是,蒙特羅索對寫作和人生的理解都有點悲觀:致力于寫作的人應該是神經質的,所有的人都神經質,人類為了避免這種神經質境況應該努力解決沖突。作家之所以能成為作家,也許是因為他們更為敏感。這些都只是猜測。我們不應該認為作家或藝術家跟擦鞋匠是不一樣的。唯一的不同是藝術家找到了一種發泄自己痛苦的途徑。
也正因如此,對《黑羊》一書應該有幽默之外的解讀,正如蒙特羅索曾經說過的:很多人沒有完全理解我的書,因為它們并不會產生很多幽默效果。我其實只是想引起大家反思。
《黑羊》鏡面筆記本照見自己
據世紀文景介紹,《黑羊》采用了臺灣曾經出過的譯本,但經譯者本人潤色修訂之后更加精確。全書共有14幅插圖,由居住在西班牙的阿根廷畫家米蓋爾·卡里尼(Miguel Carini)基于故事繪制。畫家曾在南美各國游歷,南美的文化和傳統滲入了他的創作中,他曾多次獲得西語世界重要的藝術獎項,作品被各大博物館和個人收藏。此次為中文版《黑羊》繪制插圖也是他第一次跟中國出版社合作。14幅插圖色彩濃麗,充滿想象力,與書本身相得益彰,讓人驚嘆不已,過目難忘。
有意思的是,《黑羊》附贈的鏡面筆記本也頗有創意。所謂鏡面,是以鏡面紙作為外封,封面上寫有“世界上最愚蠢的動物”,內文選摘了書中部分動物蠢行的描寫,讀者拿起本子就可照見自己,含義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