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言"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體現了閱讀看天下的真知。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生都注重學習,閱讀不輟,不論是在順境中還是逆境中,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為中國的今天奠定基石,人格魅力和價值無人論比。而今主導全球知識產業革命的比爾o蓋茨說"如果不能成為優秀的閱讀家,就無法擁有真正的知識,閱讀讓我的眼界更加開闊。"可見,閱讀對一個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閱讀教育從什么時候抓起好呢?應該從幼兒時期抓起,將會受益終生。
面對純樸、天真、可塑性極強的幼兒,閱讀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盡早進入知識的海洋,開闊孩子的視野,啟迪孩子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塑造孩子的個性,形成良好的性格走向,而且能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為幼兒的健康成長起到積極作用。
幼兒要形成閱讀習慣,閱讀興趣建立是關鍵。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的技能。我們看看那些獲得驕人成績和引領風騒的名人及具有極高個人感召力的偉人,他們在人生的起步階段,都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當代中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又使人們在幼兒的成長道路上,傾灑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閱讀興趣的培養,是人們的共識,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為此,有必要對幼兒進行閱讀興趣的培養,使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養幼兒閱讀興趣應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一、通過召開家長會就幼兒閱讀興趣培養形成家園互動的共識,制定培訓方案,拿出實施方案和研討細則。
二、通過推薦書,階梯式推進,開展各種閱讀活動,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建立閱讀興趣,變"讓我讀為我愛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孩子愛上閱讀,首先要從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抓起。為此,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應以幼兒為主體,從家園合作、社會觀注等角度出發,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1、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圖書,使幼兒愛上書。在現實生活中,需要是動力,我們不妨按幼兒的年齡特點、性格差異、環境條件,由幼兒教師、家長、社會適時地向幼兒推薦一些優秀圖片、圖畫、故事書、兒歌、自然科學等讀物。比如:《十萬個為什么》、《奧特曼大全》、《西游記》、《大耳朵圖圖》、《海綿寶寶》、《貓和老鼠》等圖書,使幼兒愛上書。
2、以語言課堂教學為主,教師經常誦讀,講述一些精典而又有吸引力的故事,讓幼兒進入閱讀的境界,得到身心的愉悅,走向我想讀。比如語言課上,教師教學故事《貓和小鴨》時,先把故事情節完整的講述一遍,再讓幼兒欣賞動畫,理解動畫內容,嘗試按一定的語序結構講述動畫內容。然后讓幼兒通過觀察圖畫,想象動畫中小動物的語言及心理,并愿意用語言加以描述。最后幼兒能積極參與講述活動,大膽講述。
3、引導父母要身體力行,言傳身教。通過家長會、和家長談話、印發家長手冊等方式讓家長喜歡讀書,為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從父母孜孜不倦地閱讀中,從模仿讀書到讀書真好的沖動感受中體味讀書的美妙享受。
4、通過游戲,情景的體驗,把書中的情節、人物、動物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讓幼兒在身臨其境中感受閱讀魅力。比如:教師在進行《拔蘿卜》游戲中,讓幼兒投入到游戲中,扮演角色把情節中的人物、動物再現,使幼兒能根據再現進行講述情節,幼兒的積極性高,興趣濃。
編輯:劉 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