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讀書 > 秘史再現

      秦暉:《論語》是怎么成為經典的?

        喪家不是貶夫子 看家方為污仲尼

        李零教授的《喪家狗:我讀〈論語〉》引起不小的轟動。這本書我看了之后獲益良多,也向李零兄請教過關于《論語》的一些看法。

        總的來講,我覺得這本書的轟動原因一半在內容,一半在題目。“喪家狗”之書名非常刺激,這個詞本身出自包括《史記·孔子世家》在內的許多史籍,是別人說孔子不得志,總失敗,雖略帶譏諷,卻并無敵意,孔子自己也認可這個說法,因此這事才在當時崇儒尊孔的氛圍中載入史冊,傳到如今。李零就此發揮說:任何懷抱理想,不滿于現實世界的人,都是“喪家狗”。而近代思想家(李零舉了美國的薩義德,其實類似的還有俄國的別爾嘉耶夫、法國的布迪厄等許多人也講過大意相近的話)認為,所謂“知識分子”,就是以社會良心自居,價值觀疏離主流,批判現實,憤世嫉俗,因而具有強烈孤獨感的那些人。在這個意義上,“知識分子”就是那些甘為“喪家狗”而堅決拒絕做“看家狗”的人。因此李零說孔子是他們的代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識分子的宿命”(2頁)。

        顯然,李零對孔子的這種評價類似俄國人之評陀斯妥耶夫斯基、法國人之評雨果,應該說很不低了。甚至可以說,在那些不把孔子當神、當“圣人”來崇拜的人們中,這是對孔子的最高評價———如果不是在知識方面,至少在人格方面是如此。五四以來尤其是1949年以來,那些反儒的人們恰恰是流行把孔子罵成統治者的“看家狗”的。因此李零此書甚至可以說是為孔子翻案辯誣、恢復名譽的代表作。出來找李零算賬的本來應該是反孔派人士才是。

        可是如今尊孔似乎已經成了主流,反孔人士已經顧不上與李零計較了。而“狗”這個詞在今天的中國與司馬遷的時代相比畢竟有了更濃的貶義,李零沒有顧及這一點(這是他的疏忽),因此只看書名不看書的人會誤以為他把孔夫子糟蹋成如何不堪。加上今天的“儒者”與過去一樣五花八門,既有“從道不從君”的清流(他們其實與孔子一樣是“喪家狗”),也有一些吃尊孔飯的人,后者打心眼里就瞧不起類似雨果那樣無權無勢的理想主義者,總希望自己所尊的就是那權勢煊赫的“大成至圣文宣王”,連名字都可以賣出巨額“版稅”的。他們見到“喪家狗”的書名就怒火攻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其實,最近走紅的另一部關于《論語》的暢銷書,學術水平如何且不去說它(作為通俗讀物也不宜苛求),單就這評價觀念就低俗得很,在尊孔的旗號下幾乎把孔夫子描繪成了權勢的“看家狗”,要說糟�?追蜃�,真是莫此為甚了。幸有李零的書在,真還是可以給夫子挽回不少形象的。

        《論語》原來本非經 俗儒安知夫子心

        李零沒有把孔子當做堂皇的“圣人”,卻也決不像“五四”時那樣,把孔子當作反面人物來否定。在他的書里,孔子是個“懷抱理想”的好人。但是評孔子畢竟不同于評《論語》�?鬃悠淙巳绾喂们也徽�,《論語》一書,即便在尊孔的儒家體系里,究竟處于何種地位呢?要講《論語》,這是首先需涉及的問題。

        講到儒家經典,我們知道《論語》的地位是歷經變化的�?鬃尤绻约褐澜裉斓娜税选墩撜Z》放在《六經》之上,恐怕他也不大會高興。其實孔子以后很長(長達千年以上)一段時間,《論語》雖然被儒者看作一部重要的書,但在宋以前,儒家的人是沒有把它當做經典的。那時儒家崇奉的是《易》、《詩》、《書》、《禮》、《樂》和《春秋》“六經”,所謂《樂》是典禮音樂,當時沒有記譜法,所以只是口耳相傳并無經書。有書的就是“五經”。那時的儒家一直就講這“五經”或者“六經”。傳承舊學的是“我注六經”,發揮新說的是“六經注我”,官方設立“五經博士”,儒者傳習也按五經分科。司馬遷總結孔子的成就說:“夫周室衰而《關雎》作,幽厲微而禮樂壞,諸侯恣行,政由強國。故孔子閔王路廢而邪道興,于是論次《詩》《書》,修起禮樂。適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自衛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世以混濁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無所遇,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西狩獲麟,曰‘吾道窮矣’。故因史記作《春秋》,以當王法,其辭微而指博,后世學者多錄焉。”這里提到的很多事是出自《論語》的記載,顯然太史公很熟悉此書,卻不提此書,他講孔子的貢獻和影響,沒有一字提到《論語》。班固釋“儒”曰:“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這里仍然只提到六經。直到唐代,顏師古編《新定五經》,孔穎達纂《五經正義》,這期間人們又把“禮”學擴大為《儀禮》、《禮記》、《周禮》等“三禮”,“春秋”學擴大為《公羊》、《谷梁》、《左傳》“三傳”,三禮三傳至唐并皆入為經,連同《易》、《詩》、《書》號稱“九經”,而《論語》仍然不在其中。

      • 相關閱讀
      • 三國時期最倒霉的皇帝——漢獻帝

          悲慘身世  漢獻帝之所以受人同情首先緣于他的身世。后人們有言寧為雞犬也不愿意生于帝王之家,生于帝王之家是人生的一大不幸。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皇帝的位子只有一個,而無數的皇子皇孫中只有一個能僥幸攫得...

        時間:05-27
      • 真實三國:諸葛亮如何擺平蜀漢各派系

          一  一體、和睦是孔明致力的目標。蜀的政權,是由各種不同出身的人所構成的,有從前就跟著劉備的嫡系部隊,有在荊州才歸順的人,還有蜀的當地人士、五斗米道信徒、類似馬超這樣的外來軍閥,以及來自各地的少數...

        時間:05-27
      • 宋美齡婚前在上海的求職生涯

          1917 年夏天,宋美齡結束了在美國為期八年的留學生生活,于當年8 月只身返回上海。她回到上海的初期,就一心渴望到社會上去供職,可是由于其父宋嘉樹的堅決反對,宋美齡在上海家中曾度過一段苦惱的家居生活。直到...

        時間:05-27
      • 《十月圍城》歷史真相:“姐妹花”智救孫中山

          近期熱映的電影《十月圍城》,引發了新一輪&ldquo;孫中山熱&rdquo;。影片講述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1905年在香港遭清廷殺手行刺。為了保衛他,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紛紛慷慨赴義。對此,歷史學家表示,這部...

        時間:05-27
      • 上高之戰:中國抗日戰場上的最精彩一戰

          中方在南昌攻守戰中雖然失地喪師,但74軍在高安卻一支獨秀,盡顯鋒芒,其戰績得到了第九戰區的表揚,獲得了軍委會的嘉獎,蔣介石對其表侄俞濟時自然就更加看好了。2個月后,也就是1939年7月,俞濟時被調到蔣介石...

        時間:05-27
      • 林彪急于奪權時的劉伯承:被強行疏散到武漢

          五位元帥西山會晤  1966年5月,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一場名為&ldquo;文化大革命&rdquo;的大劫難。中共中央軍委戰略小組辦公室被撤銷,戰略小組也徒有虛名,同其他許多部門一樣,實際上停止了工作。從此以后,劉伯承...

        時間:05-27
      • 蘇聯曾組建“超人”部隊PK美國“通靈部隊”

          冷戰末期,為應對美國所謂的&ldquo;通靈部隊&rdquo;,蘇聯組建了一支絕密的精神部隊,代號10003。由此開始,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展開了一場秘密的&ldquo;精神戰&rdquo;。轉眼20多年過去了,這支部隊仍鮮為人知,俄羅...

        時間:05-27
      • 明朝怪事:一個假太監如何從南京一路騙到福州

          大太監南下嚇軟官員一大片  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一個從北京城來的高官攪亂了江南官場的平靜。這個高官是一名太監,名叫汪直�! ⊥糁毖刂暇�-蕪湖-常州-蘇州-杭州-紹興-寧波這條線,一路巡查過來。聽...

        時間:05-27
      • 清朝用89年時間建避暑山莊 為避暑還是另有深意

          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秦筑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梢娛貒�,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ldquo;眾...

        時間:05-27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