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讀書 > 美文趣文

      消逝的棣花蓮菜蝌撈

      2015-08-31 10:48:30 來源:商洛之窗

         題目中的棣花和下文中的棣花指現棣花村而非棣花鎮。

        棣花原是個小江南,魚米之鄉,最著名的還是棣花的蓮菜,老輩人曾說棣花的蓮菜蝌撈里有水猍,鐵锨都能咬破,蓮菜蝌撈里鱉成群,在那個年代人是不稀奇這的,《秦腔》書中描繪人們待客鱉都是一道菜里,我記憶中的蓮菜蝌撈里蝌蚪我是沒少撈的�,F在回想,這已成回憶,隨時間的逝去已漸行漸遠矣。

        自商淤古道棣花段開發以來,棣花人民迎來了一個美好的明天,隨之而來也帶來了許許多多的矛盾,美與丑是相伴相生的,據我一個久居棣花人來說,自開發以來矛盾沒有減少,反而加劇了。

        旅游開發使棣花原先的大量的耕地沒有了,人們倒騰了幾十年的土地被征了,雖然政府給農民一畝地有補貼,這些補貼甚至比原來種一畝地所得糧食賣的錢還多,這讓棣花人感到十分幸福,棣花的農民脫掉了農的衣裳,平時種地還得靠天吃飯,現在不用農忙就能拿到比種地還多的錢,但不務農后又該去干什么呢?坐在家干吃國家給的補貼?還是去麻將館?要知道中國的農民是最閑不住的,也是最勤勞吃苦的,這些棣花的剩余勞動力于是改行去“種樓”。這些勞動力大都是40歲以上的,他們能像小青年那樣出去闖社會?他們只有在家鄉尋覓掙錢道路。

        金錢游戲是每個人也永遠玩不膩的,農民也是一樣,說句不中聽的話,在現在,不熱愛錢就是不熱愛生活,人人對錢的追求都是無限的,其實農民并不是為錢,而是忙忙碌碌的雙手習慣了忙忙碌碌,大家可以去看流經棣花的丹江河灘上,人們種密了作物。農民對土地是熱誠的。

        現在的棣花最紅火的掙錢方式不是乘上旅游開發的順風車去致富,而是大興房地產,哪里可能讓政府征去,那里就會連片蓋房,通過讓政府賠款來致富,成了大多棣花人的共識。我舉舉近些年來的例子,最早傳說許家溝要建飛機場,許家溝當時大都蓋的是一層子,聽到這后,二層子就隨風起來了,接著傳言棣花街道要拓寬,街道兩邊的空地也聳立了樓房,有的兩層子加到了四層子,又聽說國道要拓寬,寧西二線要開工,國道邊的樹密了,樓也高了,這兩個大工程帶動的拆遷房使一批人富了,有些人后來還后悔咋不再加一層樓先。這讓許多棣花人看的眼紅,棣花人是講究公平的,你富我還要富,前段時間又說要棚戶區改造,棣花村大多數人都行動起來了,連片連片的樓房蓋起來了,這么多的工程實實在在的帶動了棣花經濟的騰飛,極大的緩解了棣花的就業壓力,外省一些建筑隊也入駐棣花,棣花的房地產也在蓬勃發展。

        這到底孰對孰錯?答案是肯定的,就圖個掙國家錢過程, 浪費了資源,蓋的房得拆,白白浪費了人力,在這里面誰都沒有錯,現在是民主社會,不可能限制人家再蓋第二層樓,錯的是農民素質太低。

        趙友善是棣花農民一個縮影,在我的記憶中,他是最勤勞的最樸實的,就在前段時間我還碰見他在篩沙,這是大工子還是小工子,我也不知道,一個種田的好把手干這,我都覺得是浪費,他這人給人干活是不吝嗇力氣的,土地被征后閑不住的他就這樣一復一日的干活。

        大家應該知道棣花蓮花池以前也是有的,規模相對于本地也是不小的,當年一畝蓮菜產值6000多元,當時,趙友善也承包了好幾畝,我敢肯定趙友善當時掙的錢肯定比現在的多,那也是趙友善最快樂的時光了,雖然栽植和收獲比較累,但這種累肯定比在工地上強吧!這畢定是收獲果實里,內心的喜悅會讓困乏減倍的,累在苦中嘗到甜,這還會累��!

        現在棣花有百畝荷塘,你如果是一個久居棣花的人,你會發現,在荷塘修好的第一年荷塘里水清,沒有藻類,水也不是現在的那樣黑,今年是棣花荷花花開第三年了,荷塘里的藻類無限制的肆意繁殖,這不是僅靠打撈就能遏止的,也不是農藥所能殺死的,這是旅游圣地,也不容使用農藥,我覺得池塘里藻類不斷繁殖的原因是水太富營養化了,荷塘里的蓮藕兩年都沒挖了,里面肯定有腐爛的,腐爛的蓮藕是來年蓮藕的好肥料,卻恰恰也是藻類橫生的好肥料。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