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讀書 > 美文趣文

      樹印表哥

      2015-12-17 09:21:30 來源: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

        溫申武
        大表哥樹印是姑父大哥的長子,他和同父異母的二弟樹長因父母早亡,靠姑父周景哲(他們的叔父)撫養成人,姑父后來給他們娶妻成家,有了子女,才正式分家。
        作為大哥的樹印,他正直、忠實、勤勞,也很聰慧,起到了大哥的榜樣作用,對叔父、嬸娘如同親生父母一樣孝敬,對弟妹也非常好。解放初,駐村工作組看他是個好苗子,把他作為培養對象。他帶頭上掃盲班,學習文化和黨的政策,事事處處做出榜樣。入黨后,經過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先后擔任村長、生產大隊長、村黨支部書記等職。
        我的故鄉胡村解放初為胡村鄉,包括胡村、閔家河等幾個村,后與鐵爐子鄉合并為鐵爐子公社,是丹江源長坪公路上的一個大村,村民大多數居住在公路南北兩側,還有幾十戶居住在南溝和東北面的麥秸溝,樹印表哥就住在麥秸溝。白天,他下地干活,犁、耬、耙、耱樣樣是把式,晚上還經常從溝里下來往返幾里路組織群眾開會學習,深入各戶調處矛盾糾紛。他辦事清廉、公正,不會給人玩心眼、更不會整人,在群眾中非常有威信。三年困難到文化大革命期間,正值中年的表哥是生產大隊隊長,他領著全大隊10個生產隊挑選出來的60多名青壯年勞力,組成基建隊,一心要改變大隊的落后面貌,風里來、雨里去,甚至晚上加班干。幾年時間,大隊有了辦公用房、倉庫、幾處水打磨,使南河改道修地和一些溝洼造成梯田共幾百畝。這期間,當時的黑龍口區及鐵爐子公社,把胡村作為遠學大寨、近學秦川的典型,不斷有人參觀學習,群眾都佩服地說,像這樣的干部,領著我們繼續干,不愁沒吃穿,不愁過不上好日子。就連鄰村山溝里的姑娘也喜歡嫁到我們村子里來,因為我們村交通方便,平地多,離黑龍口集市近,有水打磨,也不用受罪推磨子磨面。
        然而,隨著政治運動一個又一個,只知道領著群眾苦干的表哥,遇到了文化大革命,中農成分的姑父家開始曾被人揭發說是地富,他被游手好閑、光耍嘴皮子的人說是只抓生產,不抓革命的“當權派”。但十分有意思的是,幾次所謂的批判會,變成了大多數忠厚老實的莊稼人為他評功擺好的會。批判過后,仍然讓他在大會上安排生產,各生產隊隊長、貧協主席及農民群眾,都靜悄悄的聽他周到而又井井有條的布置和安排,為他聰明的頭腦和鎮靜自若的態度所折服。
        但情況越來越糟,文革動亂,學校停課,基建隊散伙,群眾生活越來越貧困。有一次,駐村工作組要我去他家通知他開會,看到他家艱難貧困的日子,很傷感。表嫂老楊穿著破爛的衣服對我說:“你樹印哥光知道為集體干,不操心家里,現在受批判,我看真‘活該’。”又有一次我去他家,只見表哥端的碗里是麥麩煮野菜。一個大男人,吃的這飯,咋能行呢?我記得我是流著淚返回的。
        政治上受打擊,多子女的家庭日子難過,一直是硬漢子的他不得不向現實屈服。他想到“樹挪死、人挪活”的俗語,很快全家搬到高陵縣某村。我曾去看過他一次,他是黨員,他的品質和為人很快博得當地干部群眾的信任,村干部遇事都和他商量,他也積極支持黨支部和村上的工作。他是59歲病逝的,當地群眾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說他是“南山里來的好黨員”。
        如今,盡管時間已過去40多年,我每次回故鄉,只要群眾一提起村上的歷任干部,中老年人都仍然豎起大拇指,說表哥樹印是這個,說他領著群眾干的實事有1,…… 2,………3,……
        一個人活在世上,短暫而又漫長,而老百姓在心里為他豎起了豐碑,懷念他、贊揚他,即使他在天國,也一定會坦然。我作為一名黨的老新聞工作者,這篇遲到的短文,是應村上許多老年人的心愿而寫的,權且是對他很好的紀念吧。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