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讀書 > 美文趣文
      穿越陜西美麗村鎮
      棣花古鎮:秦嶺深處的文化記憶
      http://www.airmax2015.net  2016-03-11 09:21:54  陜西日報

        清風街就誕生在這個鐘靈毓秀的小鎮上,賈平凹的《秦腔》《高興》等作品中,都曾經以棣花古鎮發生的許多故事為背景為素材來展開情節,就如魯迅以故鄉魯鎮、沈從文以故鄉湘西為寫作背景一樣,棣花鎮在賈平凹的作品中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對一位作家來說,故鄉既養育了他,也以其渾厚與深沉滋養著他的創作,而反過來,一部優秀的作品,也讓更多人認識了故事的發生地。清風街,正是因為長篇小說《秦腔》而名著四方,走在清風街上稍加留意,就能發現作品中的人物原型和文化符號,像“白雪”家、“大清堂藥鋪”等,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它們的原型來對號入座。漫步在清風街上,仿佛進入了書中的世界,可以切身實地感受到賈平凹小說中的人物故事和市井風情。青磚柱、土墻、青灰色瓦屋頂、翹檐屋脊,“吉”字形透風窗,臨街的一色灰青的木質鋪板門和方格窗戶整齊排開,還有斑駁不一的青石鋪成的街面,這里的生活依然安詳,導游王一依說,夏天時候,當地人坐在街邊吃飯納涼,看著屋后荷花連片,真是再美不過棣花鎮。

        據商於古道管委會丹鳳辦公室副主任李瑞峰介紹,棣花古鎮景區以“兩街(宋金街、清風街)、一館(平凹文學館)、一荷塘(生態荷塘)和西部花都”為主打項目,復活了棣花古驛、魁星樓、法性寺等老景觀,打造了歷史、人文、生態相互交融的新景點,凸顯了商於古道上的“棣花”文化。

        聽喲:商於古道上的動人故事

        棣花古鎮歷史悠久,在唐代時設有棣花驛,隴海鐵路沒有通之前,南方的絲綢、大米、瓷器等貨物經長江、漢江、丹江由船舶水運至水旱碼頭龍駒寨,再由騾、馬經商鎮、棣花驛站運至商州、西安、山西、河北、北京等地,這里古稱“商於古道”,是當時南北通貨的唯一通道和必經之地。地理位置的特殊,使得小小的一個棣花鎮成為了多種文化共存的一個大熔爐。

        棣花驛,即是古時的驛站,相當于現在的服務區招待所。古代交通不便,出行難免舟車勞頓,這驛站就是他們暫時歇腳的一個重要停留點。“棣花”這驛名,在唐代之前寫作“棣華”,據說是出自《詩經》——“常棣之花,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用灼灼盛開的棠棣花來擬喻兄弟之情。唐憲宗元和年間,有一位差官叫楊虞卿,曾在棣花驛住了一晚,因為夢到了自己的兄弟而寫了一首《夢兄弟》的詩。公元820年,詩人白居易由江州回長安,下榻棣華驛聽說了這件事后,題了一首《棣華驛見楊八題夢兄弟詩》:“遙聞旅宿夢兄弟,應為郵亭名棣華。名作棣華來早晚,自題詩后屬楊家”。公元824年,白居易被貶為杭州刺史,再次路過棣花,下榻棣花驛,見到4年前自己和楊八的詩;于是百感交集,又寫了一首《赴杭重宿棣花驛見楊八舊詩一絕》:“往恨今愁應不殊,題詩梁下又踟躕。羨君猶夢見兄弟,我到天明睡亦無。”這間小小的驛站,曾經盛滿了多少人的離愁與思念。

        棣花文化之多元與豐富,從一條街上就可窺一斑,這條街叫宋金街。當年,宋金激烈廝殺。名將吳玠、吳璘與金人的多次激戰,就曾在陜南商州一帶進行。但后來,雙方都打得筋疲力盡,無力繼續戰斗下去,只好談判議和并劃定疆界。當時,金國侵略南宋到龍駒寨后,無力繼續前進,雙方就以棣花街中線為邊界線,并豎碑石為界碑�,F在這條宋金街,街道西面一是宋人、宋物、宋式建筑,街西面卻是金人、金物、金建筑。一條街分數兩個朝代,兩朝相隔僅一步之遙。金文化區的地磚是立鋪,宋文化區的地磚是平鋪。金文化區的門和窗戶是豎條狀,宋文化區的是網格狀。走在這里,就仿佛一腳踩在宋代,一腳踏著金國,加上兩旁的店鋪熱熱鬧鬧地開著,恍然間真的有穿越時空之感。

      收藏文章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