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座金代建筑二郎廟,可以說是宋金文化的又一個縮影。一踏進二郎廟院子,呈現在眼前的是兩種建筑風格迥異的廟宇,中間以一根石柱為界,西邊是二郎廟,東邊是關帝廟。在二郎廟與關帝廟中間立的這一根石柱,就是當年金、宋兩國的界碑。右側為南宋國,左側為大金國。據記載,金國侵略南宋到龍駒寨后,遇到這里的南宋將士奮力抵抗,久戰不分勝負,當朝宰相秦檜力主求和,便割商給金,金國為了立標志界,便建了棣花街二郎廟。這是陜西省現存的唯一金代建筑,它也是全國僅存的3座金代廟宇之一,堪稱金代建筑藝術的活化石。
歷史的塵埃落下,留給了棣花獨特的歷史背景與文化,過去這里是兵家必爭之地,而現在,棣花已然成了陜西旅游的新亮點,展現出了多姿多彩的文化魅力。
看呀:棣花古鎮的古韻遺風
現在的棣花古鎮風景區,分為古民居體驗區、生態農業觀光區、古跡保護區三大板塊。按照生態優先、文化主導的原則,堅持新建筑布局與原村落的文脈相一致,建筑風格上融傳統與現代為一體。在保留古村落原有的街巷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民居改造和環境整治,適度還原重建古跡,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所,充分體現陜南鄉村自然、厚重、樸素的特征。
素有秦漢“馳道”、唐“商道”之稱的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區,2013年被列為陜西省“十大重點文化旅游景區”建設項目,“在旅游景區開發中按照‘大區域、大景區、大氣魄’旅游開發理念,著眼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按照豐富完善陜西周秦漢唐文化、補白春秋戰國歷史文化、傳承連接中原文化,呈現春秋歷史文化與秦嶺山水生態文化交相輝映的人文風情長廊定位,借助商於古道在縣境內綿延100余里優勢,堅持‘唯一性、至高性和市場性’原則,精心策劃了集人文、歷史、民俗、生態于一體的商於古道文化景區,而棣花古鎮就是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丹鳳縣商於古道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煒說。
棣花鎮歷經千年變化,在改革開放后尤其是近年來城鎮化建設步伐的不斷推進,當地群眾的生活也隨之芝麻開花節節高,商業街上供游客休閑娛樂購物的宋金街兩旁店鋪鱗次櫛比,銷售著各色地方特產、當地美食等。景區旁的農家樂一家接著一家,隨便走進一家由余秋雨題寫名字的“賈家農家樂”,主人家熱情地邊招呼我們,邊自豪地指著墻上的照片文字說:“我家上過《人民日報》和中央電視臺”,據知情人介紹,這家經營有方的農家樂年收入六七十萬元。
從每年的五月到九月棣花鎮上二龍橋兩岸荷塘的千畝蓮花盛開,景觀嘆為觀止,吸引著國內外游客爭相前來一飽眼福,紛至沓來的“粉絲”們,一時間讓棣花鎮應接不暇。
“清風徐來,猶見商於漢唐柳;秦腔乍起,且醉棠棣宋金人。”在古鎮清風街的東大門上,賈平凹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