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杜平和宋智義都要到金鋼公園和朋友們一起抖空竹。別看老兩口兒接觸空竹只有三四年工夫,技藝可不含糊。尤其是二人自制的立體龍鳳空竹,造型栩栩如生,耍起來龍飛鳳舞,稱得上是一絕。杜平說,他們兩人的晚年生活正是因為有了空竹的陪伴而更加健康、幸福。
2011年春,杜平偶然看見別人抖空竹,勾起了他的興趣。就這樣,杜平走進了空竹世界。老伴兒宋智義見他身體越來越好,而且越玩越上癮,也很支持他。杜平對老伴兒說:“你和我們一起玩吧,空竹的健身效果挺明顯的�!本瓦@樣,老兩口兒互相支持、互相影響,找到了共同的健身樂趣。比起抖空竹,杜平更喜歡轉空竹,因為后者難度小,但運動量大,對頸椎、肩關節、腰胯、腿部甚至腳踝都有鍛煉效果,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增加攝氧量。
2013年,杜平突發奇想,平面繪制的龍頭空竹不夠形象,轉起來美感不強,何不自制一個立體的龍頭呢?想法雖好,但難度不小。龍頭既要美觀還要輕便,既要形象還得能進風,在毫無參考實物和資料的情況下,想要做出一個適合空竹的龍頭可不容易,但這些并沒有成為杜平的阻礙。他找來鋼絲和彩布做出龍頭的雛形,再用同樣的方法做出龍的舌頭。龍的犄角和眉毛則是用海綿做成的。杜平講解道:“先做造型,再染色、用火烤,讓顏色更加接近�!彼闷剖痔装>d,縫出牙齒的造型,連牙槽也要處理得當。最后把乒乓球涂黑做成龍的眼睛,再貼上銀紙做的眼皮,營造出“畫龍點睛”的效果。就這樣,立體龍頭經過繪制、剪裁、縫制等過程,用了半年時間終于完成。華而不實當然不行,實驗環節更為重要,讓空竹“飛天”才能算成功。龍頭完成后,杜平想給老伴兒做一個鳳凰造型的空竹,“覺得鳳凰更難做,要讓翅膀保持平衡,還得讓3米長的鳳尾在空中打開�!倍牌竭@樣說。不過,有了經驗的杜平最終完成了“龍鳳呈祥”,并且又制作了一套帶燈龍鳳空竹,這樣在晚上也能欣賞到空竹的美麗。
如今,杜平老兩口兒的生活充實而快樂。杜平作為河北區空竹協會的負責人,經常組織大家一起鍛煉、參加表演。他笑著說:“大家在一起玩空竹,并不是要比拼誰的技藝高,而是互相交流,一起強身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