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企人士介紹,房企囤地的現象非常普遍,規避的辦法也很簡單,有時候圍墻、挖個坑就行,就算國土系統的人知道,也不會有相關的懲罰措施。
不過,上述人士也表示,存在大量囤地的房企一般是國企或者是有金融背景的房企,對于民企來說,資金鏈非常重要,一般拿地費用動輒上億,很大部分是從銀行貸款獲取,閑置一天,就要交幾萬元的貸款利息。“從盈利、升值的角度考慮,較快開發,盡快的回款才是王道。”
而對于開發商出于升值目的的囤地處置上,張寅認為,執行力度并不到位。“在土地市場中,開發商和地方政府作為買賣雙方,實際上是利益綁定的,關系一旦被破壞,開發商后期不拿地,最后損害的也是地方政府的利益。”
不過,上述國土局的領導表示,新辦法在問責方面具有一定的威懾,比如明確對閑置土地情況嚴重的地區,在供地等方面采取限制新增加建設用地等措施。(21世紀經濟報道)